草供应。
而杨时在舆论宣传方面亦是发力,他到处寻延安府的文官们积极撰写文章,宣扬延安府的正义之举,揭露大宋无端进犯的恶行。
这些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如张贴告示、口口相传等,在民间广泛传播,激发百姓的守土热情,让民众更加坚定地支持延安府的抵抗行动。
力图让整个延安府将对抗大宋视为正义之举,将整个延安府捏合为一个整体。
当然,对于治安上,或者说防止有宋朝派人过来策反,因此在治安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在治安方面,苏允安排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精兵强将构成的治安巡查队,队员们被分成多个小组,日夜穿梭于延安府的大街小巷、乡村要道。
为了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控,延安府在各个城门及交通要道设置了严格的盘查关卡。
士兵们仔细检查过往行人的身份凭证,对形迹可疑、言辞闪烁之人进行重点审查。
每一个进城的商队,都需详细登记货物清单与人员信息,确保没有宋朝奸细混入。
同时,在关卡周围还布置了暗哨,他们隐匿在暗处,密切监视着关卡附近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向巡查队传递信号。
延安府麾下的情报人员将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不仅收集宋军的情报,还留意着城内是否有可疑的外来势力活动迹象。
他们通过茶馆、酒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巧妙地打探消息,一旦发现有与宋朝相关的秘密联络线索,便立即上报。
治安巡查队则根据这些情报,迅速展开行动,对可疑地点进行突击搜查,抓捕潜在的宋朝奸细。
此外,延安府还鼓励民众参与治安维护。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若民众发现有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并及时举报,经核实后将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
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使得整个延安府形成了全民参与治安防范的氛围。
民众们相互监督,邻里之间团结一心,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夜晚,延安府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每隔一段距离便会相互呼应,确保城墙防线的安全。
城内的治安巡查队也加强了夜间巡逻力度,他们手持火把,在黑暗中穿梭,让潜在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延安府还定期组织治安演练,提升巡查队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这已经是军政府的行为了,不过苏允没得选,现在地盘太小,必须将所有力量都给调动起来,才有可能与宋朝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抗衡。
可以这么说,宋朝可以失败很多次,但延安府一次失败都忍受不住,因此苏允不得不将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
实际上军事上遭遇一些挫折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延安府一旦乱了,那么苏学会与静塞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灭亡也就差不远了,因此苏允不得不谨慎。
在延安府这架庞大的机器轰隆运转起来之时,赵卨也带着大军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