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央,巨幅地图前面,金光的北伐讲解,暂告一段落,停下了喘息一会儿。
同时,也是为了留点时间,让一众大佬消化、思考、提问,给出意见想法啥的。
“嘶嘶嘶”
果不其然,左右两侧的重臣武将,再一次的,开始倒吸冷气凉气了。
没得办法,今天晚上的廷议,朱皇帝给意外、惊喜,惊恐,惊慌,太多了。
犹如一波接着一波的高潮,云里雾里,根本停不下来。
“四万,五万,又是五万”
“狗鞑子在江南,那就是十几万大军啊”
“鞑子的紫禁城,哪里来那么多兵马?不过了吗?”
“这如何是好啊”
“陛下的北伐大军,要不要多带点人马?”
“昆明不是还有兵马吗,多带点吧”
“要不,实在不行的话,就算了吧”
“再等一等,等一段时间,筹备更多的兵马”
、、、、
不听不知道,听完以后,吓死人啊,一众大佬脸色难看,又开始忧虑了。
大江南,南直隶,江浙,本来就是天下的粮仓,人丁赋税重地,还有满清的驻兵。
而且,还有不少呢,否则的话,延平王也不会输的那么惨淡。
这他妈的,狗鞑子疯了吧,前前后后,三波援兵南下,总计14万啊。
要知道,满清鞑子,才多少丁口啊,他们的紫禁城不要了,还是不打算过下去了。
这时候,这帮大佬,又希望朱皇帝,放弃北伐,或是推迟北伐,又或是带上更多的兵马。
当然了,他们都不敢大声说出来,怕又被朱皇帝PUA,敲打算老账。
“呵呵”
龙座上的朱皇帝,呵呵一笑,对下面群臣的反应,一目了然的。
“诸位爱卿”
“无需多虑的”
“满清鞑子,没那么多的兵马”
“大江南的各州府,更没那么多兵马”
“爱星阿死球了,达素在福建,明安达礼在湖广”
“算来算起,也就是岳乐和穆里玛的六万大军,其他的都是废物绿营兵”
“至于,对面的扬州府,五万援兵”
“呵呵”
“锦衣卫打听过了,基本上都是新兵,狗奴才而已”
“你们也不想一想,满清去年损失了多少精兵,那是死一个少一个啊”
“扬州的兵马,这要是敢渡江”
“嘿嘿”
“朕的水师,正愁没战功人头呢,送上门的狗肉,不吃白不吃啊”
“还有啊,到时候,扬州府也就空了”
“朕的大军,也可以先吃掉扬州,再回过头吃南京城”
“围点打援,避重就虚,战术主动权,都在滔滔长江水上啊”
“嘿嘿”
、、、
嘿嘿冷笑的朱皇帝,龙眼暴睁,寒光闪闪,满目嗜血啊。
是啊,紫禁城的满清鞑子,不要钱似的,往江南增兵,听上去让人挺害怕的。
其实呢,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三波援兵下来,就有14万大军,简直是倾国之力。
想一想,当年多铎南下的时候,也就是10万大军。
要知道,满清鞑子的精锐八旗,满蒙汉,也就是20多万啊。
好在,朱皇帝的锦衣卫,在北京城有据点,且都是正蓝旗的女真内应,消息灵通的很。
南下的14万大军,水分太多了,尤其是最后一批次,简直是水货废物。
没错的,朱皇帝的军队,也是不少新兵,更有东南亚的扈从丁壮。
但是,彼此的战斗力,执行力完全不一样啊。
大明的新兵营,简直是个地狱,一个个练成了木头人,除了听令还是听话。
更何况,鞑子也不敢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长江以南。
最后一批次,五万多水货,就是在江北扬州城。
这就好办了,到时候,只要干掉满清在江南的水师,长江就在大明手里。
那边兵少,朱皇帝的大军,就可以攻打哪一个,柿子捡软的捏,一个个捏爆干掉。
“陛下圣明”
“陛下英武睿智”
朱皇帝说完了,下面的群臣,三三俩俩的跟进,只能恭维几句。
为首的张佐宸,扶纲,程源,沐天波等等,对视几眼,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朱皇帝都准备好了,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兵马钱粮,航线也规划好了,是铁了心啊。
这一边,站在中间的金光,却不管那么多了,继续开口讲解道:
“陛下说的对”
“鞑子在江北,兵力是不少,但也不敢随便过江的”
“鞑子在江南,兵力也不少,但兵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