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099章 顾炎武出场了

第1099章 顾炎武出场了(1/2)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哈哈哈”

    大明铁杆忠臣,总督郭之奇,连城璧说完了,立场也表达完毕。

    龙座上的朱皇帝,也乐了,开怀大笑,眼睛里尽是满意豪爽之色。

    公道自在人心,民族大义面前,人间清醒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没看到嘛,刚刚站出来的那帮西南人,已经低头不说话了,眼神很清澈啊。

    “好好好”

    “连总督,说得好”

    “起来吧,地上凉,对您老身体不好啊”

    、、、

    摆了摆手,示意地上的连总督,起来吧,别再跪着了,小心地上着凉呢。

    再转过头,看着左侧的兵部,三个一言不发的大佬。

    信心百倍的朱皇帝,心头更是满意了,点头感慨道:

    “邹尚书”

    “龚侍郎,金侍郎”

    “你们听到了吧”

    “你们几个智谋之士,都想到一块去了啊”

    “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啊”

    、、、

    兵部一把手邹简臣,脑子很清醒,立马站出来恭维说道:

    “陛下谬赞了”

    “是陛下英明神武,也是连总督说的好”

    兵部二把手龚铭,紧随其后,也谦虚的回道:

    “陛下圣明”

    “陛下说的对,连总督说的也对”

    兵部三把手金光,也不敢端着,想了一下,也拱手回应道:

    “陛下英武圣明”

    “连总督,老成谋国,说的非常好”

    “不过,老臣认为,福建暂时不要打,空耗时间兵力”

    “要打的话,就直接打大江南,直击鞑子心腹要害”

    “只要打下了大江南,福建的鞑子,就是瓮中之鳖,不战自溃”

    、、、

    说罢,金光点到即止,没有继续说下去了,拱手回到队列。

    是啊,他们几个,都反复商议了几次,也争吵了几次,朱皇帝就在身边。

    刚开始,龚铭的意见,是主力东出湖广,其他的分兵作战,用于牵制清军。

    金光的意见,则是跟连城璧差不多,走水路,直接北伐大江南。

    邹简臣的意见,也变了不少,不再坚持走四川了。

    最后,三个兵部大佬,禀明朱皇帝后,协商一致,主力走水路,分兵干湖广和江西。

    这一点,其实跟连城璧说的,差不多啊。

    同时,这一点战略,也是借鉴延平王的北伐战略。

    所以说,不得不说,无论是那个年代,真正的智谋之士,胸有城府,战略都是差不多的。

    毕竟,这个年代,南海,广东,福建,倭岛,浙江,南直隶,航线已经很成熟了。

    非但如此,明朝末年的时候,两淮到天津的航线,也正式开发出来了。

    十几年来,江浙义军,福建厦门郑氏。

    他们都曾经尝试过,水师战船,从大江南出发,进入黄海,渤海,直接登陆山东或是天津。

    但是,最后,这两个势力,都放弃了这个战略。

    道理很简单,他们在江南都打不赢,跑到北方,简直是找死啊。

    “咳咳咳”

    沉思了一会,心中早有定略的朱皇帝,又轻咳两声。

    环顾左右两侧,看向剩余的几个重臣大将,点头继续问道:

    “还有谁”

    “有什么意见,看法,现在都可以提出来”

    其实,站在这里的一众重臣大将,30多号人。

    真正有资格,能站出来发表意见的人,确实是不多的。

    军方扛把子,李定国和李来亨,他们已经跪地高呼,支持朱皇帝发兵了。

    兵部和户部,是出兵筹办方,早就没意见了。

    剩下的岷王府嫡系,江南人,肯定也是支持的,没有二话。

    最后就是刘震,杨昌业,吴三省这类的,资历不足,话语权太低,说出来也没人听啊。

    沉寂了半晌,就在这时,右侧的五军都督府,却是站出来一个人来了。

    前军左都督,老将许名臣,挺直腰杆,双目炙热,吼声如雷:

    “启禀陛下”

    “狗鞑子就是孬种,在江南也没几个兵丁”

    “他们的狗皇帝,也是个奶娃娃,四大辅臣,更是内斗内耗,猫狗不如”

    “本朝不一样”

    “陛下神武天授,雄才伟略,百战百胜”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国运在明,士气在朝,优势在我”

    “陛下,打吧,发兵吧”

    “朝廷的三十万大军,日夜操练,枕戈待旦,等这一天,都要等疯了”

    “如今,老臣也是两鬓斑白,时日不多了,不想窝囊的,死在山沟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