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098章 郭连发威

第1098章 郭连发威(1/3)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东征北伐,对于大明的六部重臣,其实是没有公开的秘密。

    毕竟,钱粮调动,军队备战,兵力换防,这些都躲不开他们的眼睛。

    同样,紫禁城的满清鞑子,也可以通过血滴子,侦听这些情况,猜出一个大概来。

    但是,这些只是情报迹象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大行动,更猜不到具体时间。

    之前,朱皇帝没有公开说出来,这帮六部重臣,只会装聋作哑。

    一旦说出来了,当面锣对面鼓,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这帮老不死的,又要梗着脖子反对。

    这就是政治,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又没得办法,肯定要面对的。

    好在,朱皇帝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他也有不少心腹,宅邸之臣,一心为公的大忠臣。

    “回禀陛下”

    “老臣赞成东征北伐”

    果不其然,广西总督郭之奇,人还没有站出来,就已经大声支持朱皇帝的战略。

    这个老总督,从队列里缓缓走出来。

    瞥了几眼,站在中间的一帮西南人,淡定自若,毫无惧色。

    他也是老资历,老杆子了,是崇祯元年的进士。

    在崇祯朝的时候,就是正三品的大员,福建省提学使,詹事府詹事。

    到了永历朝的时候,先后历任礼部,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凝视,酝酿了一会儿,郭总督才躬身行礼,对着上面郑重的说道:

    “回禀陛下”

    “大西南,西南六省,地处边陲”

    “在军事上,战术上,山高水长,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佳”

    “但是,在战略上,却有先天的不足,绝非久留之地”

    “人丁太少,没有丰富的产粮区,资源有限,这就限制了朝廷的发展,国力的上限”

    “没错,陛下勇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东南亚,中南半岛,打下了不少地盘”

    “缅甸,占城府,都有产粮区,人丁也不少,更是海贸圣地”

    “但是,那些地方,以前都是蛮荒之地,土人夷人太多”

    “短时间内,要想把这些疆土,转化为朝廷的国力,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

    说到这里,这个老杆子,特意顿了一下。

    一脸的严肃,盯着周边的西南派系众臣,目光冷峻,铿锵有力的继续说道:

    “大明朝廷”

    “要想争雄天下,就不能做缩头乌龟,必须打出去”

    “就像这个湖广,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必争之地”

    “满清的洪老狗,三千里长边战略,苦心经营了十几年,防线固若金汤”

    “西南各省,要想有做作为,就必须东出湖广,打破这个囚笼”

    又顿了一下,双膝一软跪下去,昂首挺胸,对着上面的朱皇帝高呼: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英武,雄才伟略,战功赫赫”

    “此时不打,不东征北伐,那更待何时?”

    “陛下,出兵吧”

    “老臣虽年老体弱,但骨头很硬,骨气还在”

    “愿为陛下效绵薄之力,效死效命,冲锋陷阵,杀鞑子报国”

    、、、

    说罢,这个老杆子重臣,双目含泪,连磕几个响头,当真是赤胆忠心。

    没的说了,朱皇帝都已经发话了,宣誓要东征北伐。

    这时候,身为大明铁杆派的他,可就管不了那么多,必须态度鲜明的站在皇帝这一边。

    反正,讲道理,论战略,郭之奇也有一大堆理由,足够喷死对方。

    至于,旁边的一帮西南人,郭之奇可不会在乎了。

    有什么了不得的,论能力,拼资历,讲忠诚,郭之奇都不比他们差。

    诚然,东征北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战败也是可能的。

    但是,这帮西南人,如此抱团,抗拒朱皇帝的号令,太过分了啊。

    说来说去,这帮所谓的老杆子,还是舍不得到手的利益,更不愿意冒险出击,东征北伐。

    大佬郭之奇,可不会惯着他们,必须硬刚回去,怼死那帮老顽固。

    “啪啪啪”

    “好好好”

    看到如此体贴忠心的郭总督,朱皇帝又站起来了。

    啪啪啪,大力鼓掌,口中大声赞赏道:

    “郭总督,说得好”

    “不愧是忠臣志士的典范”

    “起来吧”

    “爱卿的忠心和骨气,朕都看到了”

    “放心吧,朕有三十万大军,何须爱卿动手”

    、、、

    这就是典范啊,关键的时候,能站稳脚跟,坚定立场。

    之前,江南人入朝的时候,朱皇帝就吃过这帮西南人的暗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