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64章 峰回路转

第64章 峰回路转(1/2)

    李成江看着亲笔书信,妻儿的字迹映入眼帘。

    没有太多的悲凄。

    只是要他在诏狱里顾好自己,这样将来才会有再见之日。

    这种时候,愈是平淡的文字愈是字字珠玑。

    李成江正看了几遍,反看了几遍,最终把书信捧在怀里,一代首辅竟是像孩童一样哭了起来。

    不是因为悲伤,不是因为绝望。

    而是压抑了太久的情感。

    直到这一刻,终于有机会将其释放出来。

    李灵运等到李成江的情绪恢复,开口问道。

    “现在看了他们的书信,可还有想要轻生的念头?”

    李成江闻言,瞳孔微微一变。

    随后,他叹了口气,摇头道:“本来想过,可是现在突然舍不得了。只是,这就是我的命。”

    “殿下,我这辈子得到的已经太多了,需要学会知足。”

    此话一出。

    李灵运总算明白,为何李成江这一介孤臣,可以宛如常青树一样,在朝堂上坚持三十年了。

    知道要适可而止,这就是他的保命之道。

    李成江落得今日下场。

    不是因为他输了,而是他老了。

    假如只着眼于大明这一国,李成江已经没有转机了。

    他可以在流放途中多活几年,那这就是李成江最好的结果。

    然而——

    李成江当年在海外留下了一份因果。

    这将是他的转机。

    李灵运算着时日,以李成海一行人的速度,是可以赶在李成江被发落之前赶回来的。

    他再度问道:“你可相信运气?”

    闻言,李成江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曾经官至首辅的臣子而言,无疑是比较荒谬的。

    但不知怎么的。

    李成江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我不信运气,但我信时势,时势造英雄。”

    毕竟,不是每一个工部朝臣,都能赶上举国迁都这样的大事。

    更别说,李成江早年取信于朱寻欢,成为了大明迁都这件事上,工部最大的受益者。

    这都是时势。

    在李灵运看来,这两者的差别不大。

    他微微颔首:“那你不妨等等看,这次时势是否还会再眷顾你一次。”

    说罢,李灵运离开了诏狱。

    他与李成江虽然认识得早,可是二人之间还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强行叙旧,不如不叙。

    李成江得了他今日的这般提点,固然还觉得玄乎。

    可不得不说。

    这让李成江生出盼头。

    等到晚点的时候,诏狱的狱卒来给他送饭,李成江竟然还多吃了半碗。

    这事情传到了刘理的耳朵里。

    别看刘理眼下还无限风光。

    可他身上的“阉党”之名已经坐实,堪称臭不可闻。

    弘道帝年纪变大,逐渐要起了体面。

    刘理离开东厂只是早晚的事情。

    他前阵子斗倒了不少臣子,可算是过了一把权宦的瘾,如今离去也不觉得遗憾。

    毕竟,前面还有李成江这个难兄难弟。

    刘理与李成江亦敌亦友。

    双方如今没有了共同的敌人,那么目视这样一位老伙计走在自己前头,对刘理来说也是一桩有趣的事情。

    可现在好像发生了某种变故。

    李成江竟然重新振作了。

    ……

    入夏不久。

    有海船停靠在海州的港口。

    很快,海军方面直接加急,将消息送到了弘道帝的面前。

    “发现了新大陆,西洲?”

    “另有全新作物与金银矿脉?”

    弘道帝看到这上面的描述,以他的城府与修养,此刻都不免显露出几分失态。

    毕竟,一片全新的大陆。

    这意味着大明的航路又可以对外开辟了。

    还有金银矿脉。

    这可都是海量的财富!

    弘道帝正愁,自己可能攒不够“伏魔道宫”的钱银了。

    倘若消息为真,他的道途有望!

    “此人当赏!”

    弘道帝欣然望向船队首领的名字,豁然间注意到“李成海”的字样。

    嗯……?

    这名字怎么看上去有点眼熟。

    对了,荣国公府是不是就有一个李成海?

    弘道帝立刻招人过来,问其身份。

    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

    这就是同一个人。

    而且,李成海出海的时间点,就是自己做主允许荣国公府恢复一代爵位的那一年

    “五旬出海,奔波二十余载,子孙死伤无数……”

    弘道帝看得多了,心中也觉得震撼。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