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5章 象祖杀心

第15章 象祖杀心(1/2)

    掌印太监“刘理”是建武帝的心腹,负责统领东厂。

    这些年背靠建武帝,做了不少脏事。

    如果将内朝和外朝进行区分,外朝负责奉皇命咬人的恶犬叫做“孤臣”,本质上是自绝于朝臣。

    那么刘理,他就是内朝的“孤臣”,专门替建武帝办事。

    刘理的命运,取决于建武帝的强势与否。

    只要建武帝一直能压制朝臣。

    那么,自然没有臣子能组织起针对建武帝的反击。

    刘理也就能高枕无忧了。

    站在他的立场上,只要侍奉好建武帝,自己就是事实上的大明九千岁。

    不用担心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

    建武帝深知这点,对刘理也相对宽容,只要不做得太出格,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天竺国内。

    大明骑兵在天竺游走一圈,基本上打散了王朝在地方的驻军。

    他们的目的明确。

    天竺的人口规模只比大明差点些许。

    只靠杀伐,这对明军而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仅容易激起天竺的民怨,而且还会影响到骑兵横扫的效率。

    所以,一位名为戚由的骑兵校尉,向主将进言献策,那就是与天竺地方的豪强串谋。

    明军负责打跑天竺官兵。

    这些地方豪强可以接管地方上的利益,但是需要给明军提供一笔军费。

    所得军费,一部分用于骑兵内部的开支,另一部分作为骑兵的外快。

    如果有人不幸战死,就由袍泽替他带回家中。

    那些天竺的地方豪强,虽然也是信奉“婆罗教”的,但是在利益面前,教派本质上也只是牟利的面具。

    谁给得多,他们就帮谁。

    反正——

    等到事后这群大明的骑兵走了,地方豪强自己左右互搏,自己推翻自己。

    没准还能反过来靠着“拨乱反正”,再额外捞一笔油水。

    一鱼两吃,岂不美哉!

    戚由的策略立刻经过他所在的骑兵部队,传到了大明其他的骑兵军中。

    各部骑兵的效率由此提高。

    这让本就行军缓慢的天竺主力,立刻变成了无头苍蝇。

    他们不仅抓不到在天竺国境内奔行的明军。

    如今——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本来想要就地补充些粮草,却得知这里已经被明军劫掠过一次了。

    地方豪强们也懂得卖惨。

    他们先是“含泪”凑足一小部分的军用物资,好让天竺大军得以顺利赶路。

    等到大军离开,立刻原形毕露。

    直接杀掉王朝的官员,将大小的城邦变成豪强们的乐园。

    ……

    这般肆虐了几个月。

    天竺皇帝收到地方传来的军情,立刻乱了阵脚。

    如果只是明军作乱还好。

    可偏生,自家地方上的豪强也开始趁火打劫,他们打着“婆罗教”的名义,正在瓦解王朝的统治秩序。

    这让本来想靠“婆罗教”稳定江山的天竺皇帝像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他立刻前往婆罗教的圣地求见四位大祭司。

    事情闹到今日的地步。

    天竺下场掺和大食与大明的战争,不仅没捞到好处不说,如今还快要沦落到亡国了。

    假如婆罗教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

    天竺皇帝为了自保,就不能保证会做出些什么了。

    面对已经被逼红眼的天竺皇帝,四大祭司也没有敷衍他。

    遁世祭司亲自找上了象祖,请求象祖破局。

    今日的战果,象祖同样没想到。

    他本来以为,自己婆罗教掌控下的天竺,再加上食神治下的大食军队。

    双教的世俗力量围攻大明一个,如何有可能会落败?

    婆罗教的自大,就是象神性子的显化。

    象祖作为象神的一缕念头,当然也继承到了这种秉性。

    我方失利,绝对不是自身太弱了。

    而是作为盟友的大食是猪队友,葬送了他们天竺最精锐的大军,所以如今面对明军的反攻,这才落入了下风。

    好了,理由是找到了。

    接下来就要解决问题。

    平心而论,以象祖的实力,如果他真的可以毫无顾忌出手。

    那么只要变回本体。

    不管大明的骑兵有多少人,他们跑得有多快,象祖都可以将他们一蹄子给踏死!

    但问题在于。

    象祖真要是这么做了,那么就是坏了人间的规矩。

    到时,哪怕象神都要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以象神的性子,当然不可能为了维持天竺帝国的稳定,就把自己给牺牲掉。

    婆罗教和天竺帝国都是他的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