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4章 玉凤中举

第14章 玉凤中举(1/2)

    建武七年,九月。

    又是一年秋闱落幕,到了放榜之日。

    这同样是京师难得的热闹。

    如今已是礼部左侍郎的李成江,与妻子谭氏,还有长子李玉凤一同待在家中。

    三人脸上表情各异。

    原因无他——

    时年二十二的李玉凤,也参加了这场秋闱。

    他是李成江的独子。

    将来肯定要继承李成江的一切。

    所以,对于秋闱的结果,李成江格外重视。

    牵挂这事的,可不止他们而已。

    还有荣国公府一家子。

    一转眼,他们搬到京师也有十五年了。

    这时间足以让“玉”字辈的国公府子弟成长起来。

    李成湖打从丧妻之后,就没有再娶。

    所以,目前国公府里的多是三房李成海的子孙,也就是石老夫人的亲孙子。

    她还指望李成江、李玉凤这对父子,将来可以提携自家子孙。

    当然一直在关注这事。

    此时此刻,李家府邸之外。

    石老夫人像是打仗一样,身上穿得喜庆,一大家子风风火火迎面走来。

    这是准备给李玉凤道喜的。

    李玉凤考中了!

    而且,还是排行第二的亚元!

    这虽然不及头名的解元来得风光,但这毫无疑问也是能让人脸上有光的成绩。

    他们一家子挡在前头。

    反倒是李成江派来看榜的小厮,这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这时是越过国公府众人也不是,干等着也不是。

    这般纠结之中,众人已经进了大门。

    李成江看到这满面红火,一时也有些哭笑不得。

    红色是喜庆之意。

    可问题在于。

    荣国公府这全装上阵的模样,只怕明日又要变成京师的一桩笑谈了。

    此举谈不上失礼和失仪。

    不过,将荣国公府闹成笑话是真的。

    随着石老夫人的年纪上来,再加之没有了大房夫妇制衡她。

    这位老妇人行事的作风也是愈发无所顾忌。

    尤其是脸面这种东西。

    石老夫人早已舍弃。

    但凡能让国公府捞到好处,而且不会触怒天子的事情,她都会做。

    一行人进到堂前,开始道贺李玉凤考上“亚元”的事情,预祝明年他殿试再创辉煌,争取成为李氏一族的第一个进士。

    将来,哪怕没有了国公府的招牌。

    能变成官宦世家也不错。

    李玉凤的堂哥和堂弟们逐个同他道喜,一时间也让他有些不适应。

    平心而论——

    李玉凤其实并不喜欢与他们打交道。

    并不是堂哥和堂弟有冒犯。

    而是因为,他更喜欢堂姐和堂妹,以及暂居府中的表姐和表妹们。

    与她们吟诗作赋,听词唱曲。

    这才是李玉凤追求的。

    至于科举,那只是他与爹之间做出的妥协。

    李玉凤一直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将来要到南方做官,他要到扬州去,想要当面拜访那位被称作“天下第一曲”的醉仙楼主。

    李成江对此也没有过多打压。

    甚至——

    他都不指望李玉凤可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求这小子能安稳接下自己的人脉关系,然后再安稳传到下一代就好。

    这一切的变化,始于他的靠山的变化。

    严格来说,李成江是云王的人。

    他还是玄皇的人。

    因为这二位都不参与政事的,所以他也可以算是建武帝的人。

    本来,这算不上是大问题。

    但是,随着建武帝对朝堂的掌控全面加深,经过这些年的筛选,还能留在京师的,基本上全是建武帝的人。

    大家的阵营一致。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细分。

    不仅是按照投靠建武帝的时间要分,甚至按照入朝的时间,科举的籍贯,以及其他种种。

    派系的存在,本身是为了促成一个统一的声音。

    可是当这些声音真正统一之后。

    朝堂的属性,又注定一定会有派系产生。

    于是乎,李成江立刻就成了朝臣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不是科举做官,而是作为勋贵之后,靠着先人荫庇进入工部的。

    这首先就筛选掉了大部分人。

    紧接着,李成江的举荐人是云王。

    只是这一步,就让他成了孤家寡人。

    不过,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随着云王的形象变得高大,李成江很多时候可以妾身感受到,这份香火情的好处。

    具体表现为——

    他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