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06章 草芥离世

第106章 草芥离世(1/2)

    熙宁帝下旨到将作监与工部,责令他们在北平新城的位置,再挪出一部分,作为荣国公府的下榻之处。

    他没法在规格和形制上进行压价。

    本来,熙宁帝是准备在地段上进行弥补,将荣国公府立在闹市区。

    可是转念一想。

    国公府毕竟代表国朝脸面,哪怕破落的国公府,依旧是大明勋贵的最高等。

    真要是任其冷落,这不只是打熙宁帝的脸。

    还有他前面的兴帝和雨帝,同样要一起跟着丢人。

    罢了——

    暂且按照其他国公府的规格置办。

    等到将来荣国公一脉搬出,又可视情况而定,将原有的国公府修缮作为王府,或者拆分成一品大员的府邸。

    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

    李灵运和朱寻欢则带着剩下的几道恩旨上路。

    经过熙宁帝在位这十多年的内政治理。

    从大明东面深入西南的官道,已经被修缮得又平又长。

    这让两地来往的周期缩短了不少。

    他们这一趟,甚至只用了十日不到。

    到了国公府的时候。

    荣国公尚且还能保持清醒,接见西南各州前来探视的官员。

    虽说荣国公府的存在已经进入倒计时。

    可是李氏一族在西南几十年的治理,那是早在大明建立之前就奠定的影响力。

    人走茶凉,李氏犹在。

    荣国公家门不孝,可是还有云王府和定国公府这两家亲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旁人可以肆意奚落的。

    李灵运再次见到了荣国公。

    他上次过来,那还是替李阳冰吊唁的时候,转眼已经过去十年。

    荣国公不复龙马精神,整个人尽显老态。

    荣国公打量着李灵运,眼底可见露出了惊讶甚至骇然的神色。

    原因无他,实在太像了!

    李灵运年岁愈长,他的模样就与记忆中容颜不老的国师愈发贴近。

    值此弥留之际。

    荣国公再次见到了这张脸,只觉得无言以对,愧对当年曾祖父的期望,愧对当年祖父的提携。

    这偌大的家业,终究是败在了他的手里。

    “祖父,草芥有罪……”

    他作势准备从床榻上起来,却被李灵运又给按了回去。

    “荣国公莫要认错人了。”

    “是我,云王。”

    这截然不同的语气与口吻,倒是让荣国公清醒了些许。

    可是脸上的哀伤不减分毫。

    李灵运有心让他慰藉些,于是把熙宁帝赐下的恩旨取出,又让外面的国公府三老爷“李成海”进来。

    他当面宣读诏书,册封李成海为一品将军。

    还有随行的官员将对应的玉碟,礼服还有当年发放的俸禄折成银两一同下达。

    李成海此前并不知道这事。

    他没有主见,但为人还算孝顺,荣国公卧病在床时没少抹眼泪,更是作为府里唯一可用的男丁时常奔走。

    如今于病榻前接旨领赏。

    不用想也知道,这大概是他爹荣国公,特意替自己请来的。

    李成海手里捧着圣旨和衣物,一转过头,见到病榻上的爹坐了起来,正一脸鼓励的看着他。

    只是一瞬,李成海就哭成了泪人。

    他真的没有准备好,当一个没有爹的孩子。

    可是——

    哪怕是哭,李成海也不敢哭得动静太大,唯恐手里托着的圣旨掉落,叫他爹的苦心全部白费。

    荣国公的心情也不好受。

    他没想到,像自己这种从小缺爱的人。

    到头来,最放心不下的,反倒是李成海这个不缺爱的小儿子。

    荣国公重新躺了回去,口中直呼。

    “石氏,你带着三儿先下去。今后我国公府的大梁,就要落在三儿的身上了。”

    国公夫人躬身:“老爷的话,妾身铭记于心,定然好生教导三儿。”

    等到那石氏与李成海离开。

    荣国公又陆续见了其他的故人。

    他的师叔兼大伯李从彧,前阵子骑马摔伤了腿脚,下不来床。

    转而由当今定国公“李墩墩”派世子前来探望。

    再就是,已经得到消息赶来的大师兄李挽,以及三师弟韦喜。

    荣国公现在还吊着一口气,始终不肯就此瞑目,便是希望能再与师兄和师弟团聚一次。

    然后,他到九泉之下拜见师父和师娘,再给曾祖父请罪。

    ……

    两日之后。

    韦喜和李挽如期而至。

    没有人打扰他们三兄弟的最后陪伴。

    便是李灵运和朱寻欢二人代表的皇家,也只是在国公府等待最后的结果。

    屋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