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05章 恩赏风波

第105章 恩赏风波(1/2)

    接下来的半个月。

    京师热闹非凡。

    江湖上那些名门大派的掌门,纷纷进京聆听玉致的讲道大会。

    不过,这里是人皇脚下。

    如果不拜见熙宁帝,又会显得他们不守规矩。

    可是如果挨个去见,熙宁帝见不过来,所以这本身又是一件特别矛盾的事情。

    但麻烦总得解决。

    于是,江湖人士请求专门管理江湖事务的镇抚司给主意,消息层层往上,送到了李灵运手里。

    李灵运自己也没有好办法,干脆直接去找师叔祖“玉致”。

    玉致给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案。

    那就是请熙宁帝在旁观礼,而她只负责讲道。

    这样一来,江湖高手既可以聆听教诲,同样还能瞻仰龙颜,一举两得!

    这事情还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玉致身为讲道大会的召开者,她本人并不在意喧宾夺主这事。

    现在,玉致既然主动提出,摆明是准备将最出风头的环节让给侄儿熙宁帝。

    这种高风亮节的做法,自是引得熙宁帝龙颜大悦。

    他当即下旨,直接专门给玉致又设立了一个“玉致真人”的超品头衔,作为侄儿对姑母突破的贺礼。

    放眼历朝历代的公主。

    玉致这也算是独一份的殊荣了。

    不仅终身未嫁,而且一直能享受到皇家的荣宠。

    今日之前,李灵运觉得这是因为玉致是雨帝唯一的嫡出公主,又是先皇唯一的胞妹,而且活得久,辈分高。

    所以她的荣宠是靠熬出来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李灵运恍然大悟,能托生在皇家的,谁还不是人精了。

    在讨皇帝高兴的事情上,玉致才是前辈一样的人物,而且颇有几分得天独厚的意思。

    她爹是皇帝,兄长是皇帝,如今侄儿也是皇帝。

    这都已经是三味帝皇丸了,揣摩帝心于她而言,绝非难事。

    如此一来,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

    玉致的讲道大会如期召开。

    ……

    半年之后,秋收刚过。

    荣国公府传来消息,荣国公重病卧榻,不久于世。

    距离荣国公世子被废已经过去三年多了。

    荣国公终日郁结于心。

    能强撑这段时日,也算是不易。

    熙宁帝对于这位荣国公的观感不差。

    平心而论,荣国公作为一名袭爵的后辈国公,没有把前人的马上功夫丢掉,算是难能可贵。

    不过,这并不是他宽宥荣国公世子的理由。

    站在熙宁帝的立场上。

    为君者,最多就是不主动针对和猜忌,祸福全在臣子个人的言行。

    如果有功就赏,有过就罚。

    这是朝廷公信的源头,勋贵的起步点本就比旁人要高。

    如果在国法面前对勋贵还要对其特事特办,只会让国朝变得乌烟瘴气。

    这并不符合熙宁帝的为政之道。

    所以,荣国公府的终结,这是维护国朝法度的大势所趋。

    但在细枝末节之处。

    熙宁帝倒是不介意就荣国公本人的过往,给予他本人一定的体面。

    于是,荣国公府的亲戚,李灵运再次奉诏进宫。

    熙宁帝当面与他讨论起了关于荣国公府的处置方案。

    李灵运如今也学机灵了。

    熙宁帝发问,熙宁帝回答。

    自己只要负责客套就好。

    荣国公的后续丧事,他打算让李灵运和朱寻欢一同走一趟,分别代表国师与皇家。

    毕竟,荣国公还是国师认下的孙子。

    不看僧面看佛面,朝廷在态度上肯定是不能凑合的。

    再接下来,就到了对荣国公府的恩赏环节。

    熙宁帝对荣国公府这些年的事情有所耳闻,知道荣国公已经将国公府的大小事宜交到国公夫人的身上。

    这摆明了是准备靠她张罗国公府。

    熙宁帝开口道:“当初朕允诺国公府传承一代,待得荣国公离世,国公府要维持运转,必然离不得金银钱两。”

    “所以,直至国公夫人离世之前,朝廷照常发放俸禄。”

    李灵运当即吹捧一句:“圣上英明!”

    熙宁帝知道工部的李成江是他举荐的人。

    顺理成章,荣国公府会请李成江帮忙,李成江肯定又会如实告诉李灵运。

    熙宁帝不想过问全部细节。

    在他眼里,李灵运是聪明人,所以聪明人会自己提炼有用的信息。

    “荣国公府还有其他什么要求,你直接说出来。”

    李灵运点了点头,首先提到了有关给荣国公幼子“李成海”讨爵位的事情。

    熙宁帝目光闪烁,没怎么犹豫就应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