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点点头:“明远说得对。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上课的时间改在晚上,白天就装作普通的村民,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阿禾也说道:“我可以多做些伪装,把院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得像普通农家一样,不让人看出破绽。”
陈先生沉吟片刻,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就这么办吧。从今晚开始,我们晚上上课,白天就正常生活,不要露出任何马脚。另外,我们还要派人出去打探消息,看看附近有没有其他的动静,以免再次被官兵发现。”
大家都同意陈先生的安排。接下来的日子里,学舍开始了昼伏夜出的生活。白天,他们像普通的村民一样,种地、砍柴、织布,晚上则在油灯下教书育人。虽然日子过得更加辛苦,但大家心中的信念却更加坚定了。
一天晚上,陈先生正在给孩子们讲课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示意孩子们不要出声,然后对明远和苏羽使了个眼色。明远和苏羽立刻拿起身边的武器,悄悄走到门口。
只见一个黑影从墙外跳了进来,落地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声响。明远和苏羽立刻冲了上去,将那人按住。
“别动手,是自己人!” 那人急忙喊道。
明远和苏羽一愣,松开了手。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我是钟太傅派来的,有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们。”
陈先生走了过来,打量着那人:“你有什么凭证?”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陈先生:“这是钟太傅给你们的信,你们一看便知。”
陈先生接过信,借着油灯的光看了起来。信中说,京城那边的学舍被官兵发现了,损失惨重,钟太傅让他们一定要多加小心,还说会派人来支援他们。
看完信,陈先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有了钟太傅的支援,我们一定能坚持下去。”
那人又说道:“钟太傅还说,让你们如果遇到危险,就往东边的山林里撤,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
陈先生点点头:“我们知道了。谢谢你特地跑一趟。”
那人说道:“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得赶紧回去复命了,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 说完,便又从墙上跳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苏羽感慨道:“真是太好了,没想到钟太傅还惦记着我们。”
明远也说道:“是啊,这下我们就更有信心了。星火虽微,可燎原。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这火种传下去。”
陈先生把信收好,对大家说:“好了,我们继续上课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孩子们又重新坐好,认真地听着陈先生讲课。油灯的光芒在他们脸上跳动,映出了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舍的生活虽然依旧充满了危险,但大家却过得越来越充实。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而是成为了一个个有理想、有信念的少年。
新刻的 “笃行” 木牌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坚守。门楣上的 “守拙” 木牌也依旧清晰,提醒着他们要保持本心。守拙以清心,笃行以致远,这两句话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一天,苏羽在山上砍柴时,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他觉得这个山洞是个不错的藏身之处,便赶紧回去告诉了陈先生。陈先生听后,非常高兴,带着大家去看了那个山洞。
山洞很大,里面很干燥,而且洞口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着,很难被发现。陈先生说道:“这个山洞真是个好地方,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书籍和物资藏在这里,万一学舍被官兵发现了,我们也有个退路。”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把一些珍贵的书籍、笔墨、粮食等东西搬到了山洞里。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们还在洞口做了一些伪装。
做完这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苏羽看着山洞里的东西,说道:“有了这个地方,我们就更安全了。就算学舍被查抄,我们也能继续办学。”
明远点点头:“是啊,这就像是我们的一个秘密基地。只要这个基地还在,我们的火种就不会熄灭。”
陈先生望着洞外的山林,感慨道:“这山林真是个好地方,它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庇护,还能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春天。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溪水潺潺流淌,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学舍里的孩子们也像这春天的草木一样,茁壮成长。
一天,陈先生收到了钟太傅的另一封信,信中说,他们已经联系上了更多的人,准备在各地开展办学活动,让知识的火种传遍天下。钟太傅还说,希望他们能继续坚守在这里,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