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740章 这小子怎么也在这?

第740章 这小子怎么也在这?(1/2)

    要说在这茶楼,还有谁跟吴其洲同样高兴的,那就只有曹子建了。

    原本,曹子建还在为这么多人抢着看那件瓷碗而担心被他人给捷足先登。

    但是随着看过那些人的袖内拉手情况后,曹子建发现,自己的担心实在有些多余。

    因为那些人的出价都不高。

    目前看下来,吴其洲的出价是最高的,七千大洋。

    其他人,出六千大洋的也有,五千大洋的也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才出到五百大洋的。

    而且这五百大洋的出价者直接收获的青年买家的白眼。

    青年可能是觉得众人的出价都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在结束了跟一名买家的袖内拉手后,只听得他朝着那些准备排队看货,跟他议价的买家朗声道。

    “诸位,如果你们今儿是想在我这捡大漏,那就收起这个心思。”

    “我出手的这件瓷碗,其具体来历和价值我十分清楚,出不起一万大洋以上的,就没必要跟我袖内拉手了。”

    “因为那样不仅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还浪费你们的时间。”

    此话一出,那些还在等待排队看货的买家都是面面相觑。

    其中有不少人是看到吴其洲跟对方袖内拉手后,想着过来凑个热闹,看看这瓷碗到底什么来历,什么价。

    现在听青年话里的意思,那瓷碗要价最少也要一万大洋以上。

    这价格确实让他们望而却步,但上手看货的心却是更强烈了。

    这买不起,我还不能上手看了?

    于是乎,排队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隐隐有增加的趋势。

    就是跟青年袖内拉手的这个环节几乎没有了。

    毕竟这年头,能花一万大洋购买一件瓷碗的,还是少部分人。

    望着这一幕的曹子建暗道:“等这群凑热闹的人散去,我就可以出手了。”

    心中这么想着,曹子建等待了起来。

    不过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这等待的功夫,曹子建不忘发动着绝对听感,听起了周围之人的议论声。

    “老孟,信我的眼力,那玩意错不了,胎薄如纸,釉润如玉,纹饰细腻雅致,绝对是成化御用瓷。”

    “老刑,我也看出了,就是对方一万二的要价实属有些高了。”那被称作老孟的中年男子应道。

    “物以稀为贵啊,这成化御用瓷,除了这件,你在淞沪古玩行有见过第二件?”老刑声音有些着急道:“我觉得一转手,肯定能赚上一笔,不能纠结了,要不然就被人给抢了。”

    “老孟,那只是你单方面觉得而已。”老孟还是很保守道:“要是花那么多钱,最后压手里了怎么办?”

    “放心,不会的。”老刑宽慰道:“脚盆国的三井建一知道吗?对咱们华国的古玩特别感兴趣。”

    “尤其是珍品,还记得我之前那件清乾隆的洋彩『万花献瑞』图朝冠耳鼎式炉吧?当时我一千大洋收的,被我以一千六百大洋的价格卖给了三井建一,直接赚了六百大洋。”

    “你那件乾隆洋彩市场上是有价格作为参考的,但这件成化御窑,一直没有个准确的市场价,就贸然花一万二千大洋购入,太冒险了。”老孟接口道。

    “老孟,古玩这一行,本就充满了未知和风险,这个行业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冒险,每一件藏品背后都可能藏着惊喜或陷阱,你的谨慎我能理解,但是不冒险怎么有钱赚?”老刑连道:“既然你不敢冒这个险,那我这有个提议。”

    “我出大头,八千四百大洋,你出小头,三千六百大洋,咱们先合伙将那件瓷碗给买下,等转手出去后,利润七三分,这样你承担的风险也就低了,怎么样?”

    被称作老孟的中年男子没有急着回答,显然是在思考其中的利弊关系。

    最后的最后,曹子建听到那老孟还是拒绝道:“不不不,我感觉还是太冒险了。”

    “活该你赚不到钱。”老刑忍不住吐槽道:“要不是我手头刚好差点,我就一个人买下了。”

    “老孟,这样吧,这三千六百大洋我借你,最后不管这瓷碗你得到什么利益,全部都是你的,你只用每天付给我十厘的利息就好了。”老孟提议道。

    “老孟,你特么够鸡贼的呀,想着让我一个人承担风险。”老刑骂道。

    “不是你说的风险和机遇并存嘛?”老孟笑道。

    “算了,与其拉你合伙,我还不如争取让那青年降降价呢。”说着,老刑起身朝着那青年买家走去。

    这样的交谈声,在茶楼三层并不在少数。

    不少人都看出了那瓷碗的不凡,就是碍于青年的要价实在太高,都想着找个合伙人来承担一下风险。

    曹子建望着老刑来到了那排着十多个人的队伍后面。

    原本,他还以为这老邢会老老实实的排队。

    谁知道并没有。

    只听得老邢朗声道:“你们凑热闹的,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耽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