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法律援助中心的玻璃门被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响。齐德厚佝偻着背走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褪色的布袋,里面装着他这些年来为福娣——现在应该叫林诗雅了——保留的所有证明文件。
"齐大爷,您来了。"张律师从办公桌前站起身,快步迎上来。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律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正义的光芒。"材料都带齐了吗?"
老人点点头,颤抖的手解开布袋,倒出一堆泛黄的纸张:收养证明、邻居联名信、福娣从小到大的成绩单、医院的缴费单据...最上面是一张照片,六岁的福娣骑在齐德厚脖子上,两人在夕阳下笑得灿烂。
"这些...够吗?"老人小心翼翼地问,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希冀。
张律师仔细翻看着这些材料,表情逐渐凝重:"足够了。根据《刑法》第261条,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更别说他还拒绝支付抚养费。"
他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齐德厚:"这是起诉书,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求林耀宗支付十八年的抚养费,按每月2000元计算,共计43.8万元。"
"这么多?"老人惊讶地睁大眼睛,"我...我不是为了钱..."
"我明白,"张律师轻轻按住老人粗糙的手,"但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要让林耀宗为他的行为负责。"
齐德厚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在起诉书上按下了手印。
三天后,法院受理案件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组找上门来,要为齐德厚做专题报道。
记者苏雯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当她踏进齐德厚的棚屋时,眼眶立刻红了。屋子不足十平米,墙角堆满分类好的废品,唯一的家具是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小桌子。墙上贴满了奖状,全是"齐福娣"的名字。
"齐大爷,能跟我们说说您是怎么抚养福娣的吗?"苏雯轻声问,话筒微微发颤。
老人坐在床边,双手不安地搓着膝盖:"没啥好说的...就是每天多捡点废品,攒钱给她交学费..."
"听说您自己经常吃捡来的剩饭,却给福娣买最好的奶粉?"
齐德厚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娃儿小,要吃好的才能长身体。我老了,吃啥都一样。"
"您还记得最困难的时候吗?"
老人的目光飘向远方:"福娣六岁那年,发高烧到40度。我背着她走了五公里去医院...医药费要八百块,我掏空所有积蓄还差两百。"他的声音哽咽了,"我在医院门口跪了一晚上,求人借钱...好在有个好心的大夫垫了钱..."
苏雯的眼泪夺眶而出,摄像师也悄悄抹了把眼睛。
当晚,《垃圾堆里的父爱》专题报道播出,齐德厚的故事像一颗炸弹,在全市引起轰动。镜头前,老人没有指责养女的背叛,只是喃喃重复:"不怪她...孩子还小,被富贵迷了眼..."
与此同时,网络侦探们开始深扒林耀宗的背景。有人爆料:林氏地产发家史充满灰色交易;有人贴出照片:林耀宗去年在慈善晚宴上一掷千金,却对门口乞讨的老人拳打脚踢;最爆炸的是,一位退休护士站出来指证:十八年前,她亲眼看见林耀宗的情人将一个女婴丢在医院后门的垃圾箱旁。
"当时那女人说,老板只要儿子,女儿是赔钱货。"老护士面对镜头义愤填膺,"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畜生又想要回女儿了!"
舆论迅速发酵,#林耀宗遗弃女儿#、#拾荒老人含辛茹苦十八年#等话题登上热搜。网友扒出林诗雅的社交账号,发现她最近晒的都是奢侈品和豪车,配文"终于过上该有的生活"。愤怒的网民蜂拥而至,留言区瞬间沦陷:
"白眼狼!没有拾荒老人你早冻死了!"
"为了钱连养父都不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林家的钱脏得很,小心遭报应!"
林氏地产的股价应声下跌,多个合作项目宣布暂停。更糟的是,林诗雅刚被录取的名牌大学发表声明,表示正在重新评估其入学资格,理由是"道德品质不符合我校育人标准"。
林宅别墅内,林耀宗将一叠报纸狠狠摔在地上:"这群贱民!竟敢跟我作对!"
林诗雅缩在沙发角落,脸色苍白地刷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手指不住颤抖。她刚买的香奈儿连衣裙此刻像针一样扎着皮肤。
"都是你那个养父搞的鬼!"林耀宗一把抢过她的手机,"早知道就该给他点钱打发走!"
"爸...要不我去看看他?"林诗雅怯生生地问,"媒体也许就会..."
"闭嘴!"林耀宗一巴掌扇在她脸上,"现在去认错?让全天下看我林耀宗的笑话?"
林诗雅捂着脸,眼泪大颗大颗滚落。这一刻,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摔破膝盖,养父急得满头大汗,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