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让陈式去顶住他!”
刘封眼见张着被斩杀,悲从心来。
但多年的战阵经验,让他保持了最后的理智。
他没有直接去找凌统拼命,而是把目光锁定了凌统身后的贺齐。
此刻,他不能再继续稳坐不动了,而是带着自己的亲卫,也是自己麾下唯一一支正规部队,穿过混乱的战场,直冲贺齐。
贺齐、贺达父子,自从投效楚国以来,先是帮助楚国稳住了豫章郡诸县,后面更是在吴县堵住了朱治。
直到孙权投降后,他们家在地方上的势力,也老老实实接受楚国的新法,而且贺家家族也被打散,天南海北,各自离散。
而贺齐父子,则被士颂调入中军,率领一支部队,随军出征。
此刻,眼见刘封冲杀过来,贺齐立刻让长子顶了上去,自己则再次指挥弩手上箭。
在他看来,刘封是早年就跟着刘备四处转战的人。
但这么些年下来,不也没有什么战绩吗?上次独自领军,守在汝南,面对徐晃时根本不敢有任何动弹,眼睁睁看着关羽陷入绝境都不敢去救援。
这种人,不过是当了刘备义子,才勉强成为领军的将领,自己的儿子,有自己悉心培养,又经历过和楚国之间的大战,拦住刘封片刻,应该不成问题。
但在这种混乱的战场上,惨烈的白刃战中,很多事,并不是靠经验。
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瞬间的决断,就能改变一切。
刘封和贺达交手的第一个回合,或者说,两人打了个照面,贺达就被刘封斩了。
或许在战略眼光上,刘封确实不行。
但是在个人武艺上,顶着刘备义子名头的刘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得到季汉集团的培养和照顾。
眼下混乱的战场上,刘封使出自己苦练的绝招,本来当头劈下的招数,忽然转为横切。
贺达猝不及防,就这么被刘封直接枭首。
“达儿!”
见长子惨死,贺齐悲痛欲绝,丢了弩机,抽刀就砍向刘封。
毕竟也是东吴的宿将了,这一出手,自然比他儿子要强得多,。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后面观察局势的乐进动了,带着一支楚国精锐刺入季汉军阵,将凌统打开的缺口越冲越大。
季汉阵线,也就在此刻,摇摇欲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季汉中军方向,一彪生力军如同赤色洪流般汹涌杀至。
当先一员将领,正是奉命率军驰援的唐咨。
这唐咨本是曹魏将领,赤壁之战中,和同僚王祚一起,被东吴俘虏,投降东吴。
刘备南征,阚泽,诸葛瑾等人投降刘备,他们两人也一起改换门庭,投降了季汉。
此刻,本来在后面列阵的他,手持大刀,怒吼着冲杀了过来
“乐进休得猖狂,还认得唐某吗?”
唐咨所部,虽非季汉精锐,但此刻在这混乱的战场上,也算是一股生力军。
给即将崩溃的季汉军阵,做出了有力的支撑,好像补丁一样,堵住了被冲开的缺口。
他带来的部队,兜住了刘封、陈式部季汉军阵的厚度,让楚军在这个方向上的突进,就此止步。让此间的混战,继续得以持续。
乐进看到唐咨,眉头紧锁,他想要一举冲垮季汉军侧翼的计划,只怕难以实现了。
与此同时。
就在这一团乱战战场的南面一些,楚国和季汉的第二个战团,拼杀同样激烈。
一面厚重的“霍”字大旗,巍然矗立。
旗下,楚将霍峻,冷着脸站在那里,表情同样不好看。
他麾下的部队,向来都是用长枪大盾组成枪阵,以大规模的长枪推过去,碾压敌军。
而且他的两翼,此刻还有鲍隆和张泉二将,各自率领一支轻骑部队为侧翼,不但护住枪阵两端,更是将敌人赶到他的枪阵前面。
对面的季汉将领刘琰,似乎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将领,在季汉军中,不过算是中规中矩之人,麾下的部队,质量也不行。
甚至很大一批人,都只是新抓的壮丁。
但就是这样的对手,真就把自己拖住了。
是的,对面应该挡不住自己,若是长时间鏖战下去,自己有把握获胜。
但问题是居然先是派出宗预和刘干二将,率领一批悍勇之兵,死活拦住了两侧的骑兵部队,为他争取了时间。
而后,刘琰居然也让季汉士兵结阵防御,组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枪阵,和自己针锋相对。
“稳住,不要乱!”
刘琰大声的呼呵,多少还是有些作用,在他的指挥下,这些季汉士兵,还真就能勉强保持住阵型。
“只有稳住阵线,才有活路!”
“刀盾手在外侧,长枪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