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曹仁的军令,宛城中心区域,立即燃起了大火。
陈矫也不客气,在听到前方大败的消息后,立刻下令点燃宛城军粮,他自己则准备带着一支亲卫部队,去宛城内的那些世家大族处,和这些人一起死战到底。
结果走到半路,陈矫刚好遇到了马忠。
围攻宛城数月,宛城内曹军的几个首脑人物,马忠自然是清楚的。
现在曹仁,牛金已死,就剩下一个名义上的文臣首领陈矫,那他马忠还客气什么。
当即率领部队冲上去,很快就将陈矫的护卫杀了个干净,直接生擒了陈矫。
其中一个随从,为了求活命的机会,把陈矫的布置全部和盘托出。
马忠一面向各自部队传递消息,要当心陷阱。
一面亲自押着陈矫和那怕死的亲卫,先把粮草辎重处的大火给灭了,毕竟能救多少是多少。
然后,马忠带着自家精锐,联合刚好遇上的陈到,合兵一处,冲到了宛城城内核心处,找到那些支持曹操的世家大族据守的大院。
“这院子里面,说起来都是我们南郡的名士望族,掌握权力、资产、田地的那些人,从前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结果曹操一来之后,这些人如狗一样,趴在地上各种讨好。”
“他们这些人,早已被楚侯明令不赦。冲进去,杀人之后,财货大家可自取之。”
马忠的嘴角,露出了颇有意思的笑容。
“杀人不过头点地,这些人需要为他们的罪错付出代价,但诸位不必太过,直接杀之即可。”陈到仿佛看穿了马忠的心思,虽然他也是庶民出身,对所谓的门阀世家,也是深恶痛绝。
但对方已经被推翻了,被踩到脚底了,要被杀灭了,他心中对这些人,便多了一丝宽容。
那就是让对面这些人,可以直接死掉,而不是被折磨凌辱之后,再被杀掉。
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担忧。
他觉得士颂有些故意针对敌方的世家大族,许多做法,似乎有些伤天理人和了,或许对收复天下不利。
但是一旁的马忠可没有这么多想法。
“哼,比比速度吧。”
马忠冷哼一声后,当即率领部队就冲杀了进去。
陈到也不落后,立刻率领自己这边的人民从另一面杀了进去。
院子内也有抵抗,但是面对如狼似虎,已经杀红了眼的楚军,很快就被杀了个干净。
有些贪生怕死的人,想要投降求活,也被陈到所杀。
一些刚烈的女子,选择了自尽。
一些怕死的女人,被抓到后,被轮流教育,最后两眼空洞,成为了行尸走肉,也依旧难逃被杀的命运。
官太太,富家大小姐,在乱世中,一样不值钱。
至于院子里的财富,自然是被两支部队分了。
然后,他们二人,各自拿着这些世家大族们的人头,回去找士颂报功领赏。
破城之后,城内四处的缩影,大抵如此。
士颂自从上次北伐惨败归来之后,就没有说过要建立什么所谓的仁义威武之师。
他不是宋襄公,他知道仁义之师就是个伪命题。
董卓的部队,烧杀劫掠,曹操的部队,屠城灭族,都是天下强军。
自己也好,刘备也好,在那里弄什么仁义军队,结果一个败得比一个惨。
他士颂要的是赢下来再说,杀人灭族,掘坟鞭尸后,自己书写历史时,说自己是仁义之师就行了。
历史上得天下的人,谁不是这么干的。
当然,士颂这位坚持“仁义其表,峥嵘其心”的主,都已经到了这份上,自然也不会太过放肆。
宛城既然已经可以轻易取下,自然是想要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城内的“敌人”,“抵抗分子”这些人,只要是能生擒活捉的,愿意放下武器投降归顺的,即便是自己再不喜欢,只要是不在自己的必杀名单上,那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武人,那就拿起武器,加入自己这边的“敢死队”,若是在后面的战争中真能从一众炮灰中活过来,也算是天命不绝。
至于文人,以及一些女眷,士颂准备把他们向南运,运送到自己的南疆和南洋都护府,作为军奴,为当地的汉化推动,奉献一生。
至于宛城内的普通百姓,士颂自然还是要装出一副救世主,一副仁德之君的样子,给与他们各种物资补充,说会帮助他们清理城池,重建家园。
他许诺,让宛城恢复到从前楚国治理荆州时的那样,给与他们“国人”的待遇。
让他们在楚国的新法制度下,获得上升的渠道,获得财产和土地,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宛城的肃清工作,进展的很迅速。
楚军对于这种攻克城池之后,出榜安民,巡逻队四处,扯着嗓子宣布城池易主的工作,可谓是驾轻就熟。
匪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