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联合发布会

第五百一十二章 联合发布会(1/5)

    五月十八日,周六下午。

    前山国际会议中心,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即将在这里举行。

    大量获得邀请的各种新闻媒体的记者们早早就抵达了这个会议中心,很多人甚至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抵达,在这里的媒体中心里进行各种准备。

    而同样获得邀请的业内人士则在中午时分陆续抵达。

    只不过,和以往的智云集团举行的发布会都是在室内不一样,今天的发布会里在室外也布置了场地。

    这显然是和海蓝汽车有关!

    因为今天的发布会,不仅仅是智云集团的新一代旗舰型机器人发布会,同样也是海蓝汽车一年一度的汽车发布会,海蓝汽车将会在今天的发布会里,正式对外发布新一代的海蓝R3超跑以及多个车型的改进型号。

    而海蓝汽车的发布,因为涉及到自动驾驶这一块,因此每年的发布会都有户外驾驶测试这一环节,所需的场地比较大。

    而今年的这一场特殊的联合发布会里,人们除了关注机器人以及汽车这两点外,更多的人都在关注固态电池。

    之前的各种小道消息已经传疯了,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徐申学将会发布商业化的固态电池,偏偏智云集团的例行新闻发布会里,其发言人也没有否认这一点,来了一个不承认,不否认。

    这就更加证实了固态电池的真实性。

    这引来了诸多行业的高度重视。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汽车行业,毕竟现在的电动车里,最为核心的零部件就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成本以及性能直接关系到一辆电动车的续航以及售价。

    其影响可大了去!

    而当下的电动车行业也发展极为火爆!

    现在的电动车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甚至火爆,全球年销量已经突破到了四百万辆,其龙头企业海蓝汽车的全球年销量都已经奔着两百万辆去了,占据了全球过半的市场份额,断崖式领先其他汽车厂商。

    国内的比亚迪以及其他几家传统汽车厂商,乃至新势力电动车厂商的电动车也是卖的非常火爆,销量从数万辆乃至到数十万辆不等。

    尤其是比亚迪在最近两年发力非常迅猛,他们积极布局中低端市场,再加上电动车市场被海蓝汽车引爆之后,大环境良好,比如国内的充电桩就非常多。

    这些因素都刺激了比亚迪的市场销量,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年销量超过三十万辆了,并且还维持着高速增长。

    除了大环境有利因素外,也和他们走插混技术路线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在插混领域里技术积累非常雄厚,而插混技术可以在油车以及纯电车辆里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日常短距离出行使用纯电模式,节省油费,长距离出行则是可以使用油车模式,没有续航焦虑。

    这让他们获得了非常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国内的其他一些汽车品牌的电动车也发展的比较良好,北汽的EU系列卖的很火爆,上汽,吉利等厂商的电动车也迅速上位,销量从几万到十几二十万不等。

    并且已经有一些国产的高端车型也陆续开始采用宁代电池所提供的半固态电池,纯电综合续航对比以往已经大幅度提升,一些高端车型都能够做到六七百公里的纯电续航了。

    海外的各大汽车厂商也是围绕着电动车积极进取,特斯拉,宝马,日产,三菱,雷诺等车企的电动车都发展的挺不错的。

    特斯拉发展的尤为迅猛,其年销量也已经做到了三十多万辆的程度,乃是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厂商,特斯拉今年也发布了搭载宁代电池半固态电池的版本,其纯电续航也是做到了六七百公里的程度。

    有了宁代电池提供的半固体电池,这些汽车厂商们只要舍得下本钱,塞进去更多的半固态电池,做到六七百公里的纯电续航问题不大……当然,这么做成本也是极其昂贵,车辆售价一般都比较高昂。

    这么高的价格能不能卖出去,这就很考验各大车企的实力了……毕竟不是所有车企都是海蓝汽车,三四十万的车型人家消费者觉得都‘挺便宜’的。

    抛开自动驾驶先不谈,单独说车辆的续航配置,同样的续航配置,人家海蓝汽车卖四十万轻轻松松,消费者也认可,但是其他车企想要卖四十万,那难度老大了,包括特斯,宝马等车型。

    没办法,人家海蓝汽车天生自带高科技的高端品牌属性,而且还有徐申学这个世界首富亲自带货,再加上自动驾驶带来的黑科技技术,过去多年来多次掀起的智能电动车的技术变革推进,这些都让海蓝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非常良好的品牌声誉。

    人家消费者就是觉得这个海蓝汽车,是当下最牛逼的高科技汽车品牌,贵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其他汽车厂商的话,人家消费者不禁要问了:你凭什么卖那么贵?

    所以,半固态电池虽然很好,今年宁代电池也已经开始大规模对外供货,但也不是所有车型都能用得起。

    实际上,宁代电池里出货量最大的还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