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得最近的,就是朱由崧。
朱由崧非常兴奋:“陛下让臣开采银矿,让臣为大明帝国效力,臣荣幸之至。百年之后,去见祖宗,也不害怕了。”
崇祯笑笑:
“福王,可真是一员副将!”
“一到银山,就出银子。”
“依朕看,这岛国之福气,全在这银山之上。”
朱由崧重重点头:“陛下,咱大明,要是也有这样的银山,就好多了。”
崇祯笑笑:“咱大明的银山、银矿,远超石见银山者,不下百余处。”
“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开采,得留给子孙后代。等工业水平提高了,再采不迟。”
“百余处?”朱由崧听得云里雾里,一副没听说过的样子。
吴三桂、王永吉、刘泽清......一众重臣,也都不知所以。要有这么多处银山,大明怎会缺饷?
但崇祯皇帝一言九鼎,谁也不敢质疑。
崇祯继续笑道:“福王可知,这岛国,跟福字,非常有缘。”
朱由崧急忙点头:“陛下所说,难道就是徐福的福?”
崇祯笑着点头:“福王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是徐福之福,也是福王之福。”
朱由崧笑笑:“臣这个福王,全赖祖宗馈赠。”
崇祯点点头,又道:“福王也知道,这岛国倭人,一贯欺善怕恶,自古恃强凌弱,非得强人镇压不可。”
“可朕之大军,不可长驻。”
“故,朕决定,派一藩王,镇守岛国,看守德川家族赔偿之商铺、房屋、庄园、矿山、土地田亩,以及这座石见银山。”
“再派一将军,领一万兵马,驻守岛国,以为保护。”
“再派一众秀才,开设学堂,教化岛上百姓,使之懂礼仪、知羞耻。”
“如此,方可慢慢开化倭人,更改其邪恶本性、自私本性,使之为我所用、不再暴虐无常。”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