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00章 “大尉来战略”

第1000章 “大尉来战略”(2/4)

范围的市场份额。”

    “所以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尉来依旧是一家全球化的新能源车企,且是国内最为成功的一家。”

    从帝都回来之后,檀锦程就被安排了一场财报电话会议。

    在财报会议上,檀锦程就没有那么的低调了,尉来国内的销量是24.2万辆,而上半年尉来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是30.7万辆,出口总计为6.5万辆,占据着尉来整体销量当中的21.17%。

    但是在全球以及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下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北美近30万辆的销量当中,特斯拉一家独占17.7万辆,把特斯拉喂得是饱饱的。

    只能说北美的车企,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真的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当然,这不代表尉来在北美市场没有整车,只不过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小批量进去的,这些车子并不计算在尉来全球销量范围之内。

    按照大致的估算,尉来以及悦驰汽车这两大子公司,在北美市场上多年累积起来的车型,怎么着都得有个2000辆左右。

    目前在海外销量占比当中,只有奇瑞比尉来要高,但是奇瑞出口的基本是以燃油车为主,且市场主要以毛子跟南美为主。

    “那不知道檀总对于毛子市场怎么看,尉来有开发毛子市场的计划吗?以悦驰汽车的优势,出口毛子市场有着很大的优势呢,就像是奇瑞还有长城那样。”

    众所周知的原因,毛子这几年的日子不好过,汽车工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国内像奇瑞,长城这样的厂商看中这个机会,大量开辟毛子市场,长城甚至在那边建厂了。

    “暂时来说没有开发毛子市场的计划,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欧洲市场,其次是南美市场。”

    毛子的市场,还是太敏感了,尉来要成为像特斯拉那样的全球性车企,不碰毛子市场还是最为理智的,另外毛子市场也不是什么高利润的市场。

    奇瑞以及长城出口到毛子地区的车型,基本是以低端车型为主,与其花大力气开辟毛子市场,还不如去非洲那边更为理智呢,起码在用户心智方面,非洲还是要比毛子更好忽悠的。

    “知豆汽车目前正在重新恢复在海外渠道的建设,估计到四季度知豆就能够恢复部分出口业务了,这对于我们市场份额的上升是有利的。”

    “当然了,知豆汽车的营收不会并入到尉来的营收之列,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大尉来战略。”

    “另外,请大家记住一件事,我们的市场份额虽然在下降,但我们的销量却是增速明显,与其盯着市场份额,不如把目光聚集到具体的销量上更加的实际,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营收以及利润来源。”

    尉来在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十分亮眼,在具体销量方面,已经凭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爆发,稳稳的霸占着国产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名头。

    除了尉来全球30.7万辆的销量之外,悦驰汽车的销量也十分的稳定,上半年悦驰汽车整体销量为39万辆,两者相加就是69.7万辆。

    69.7万辆的销量,超过了吉利整体63万辆的销量,而相当于2021年整体150万辆的销量目标,仅仅半年时间尉来已经完成了46.47%。

    这个完成度,排在国内车企当中的第一名,而与150万辆年销量预期的其他几家相比,尉来最大的优势就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几乎已经达到了五五开的程度。

    某种意义上来说,尉来从现在开始,放弃悦驰汽车都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太大的影响。

    吉利,长城,长安这三家年销售预期在150万辆级别的车企,目前依旧还是以燃油车为主,尤其是吉利,吉利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惨淡,仅仅只卖出去三万多辆。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10%的情况下,吉利不足5%的销量占比,实在是有些配不上他头部企业的名头。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依旧还是没有摸着头脑,几何品牌贡献了大部分销量,新推出的极克001倒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短期之内还是无法支撑起其销量的。

    不过跟尉来一样,吉利的技术布局同样很深,只不过还没有迎来技术爆发期,更早布局的BYd与尉来先后迎来了技术爆发期,在技术投入上较高的吉利,同样也会有这一时间段。

    这一点从雷布斯身上就能得到证明,雷布斯造车,除北汽支援的团队之外,他们在同行当中的挖角,多数来自于吉利,BYd,尉来以及特斯拉这四家车企。

    研发与生产高管,还有智能人才,基本都是来自于这四家车企,攻势明显的互联网以及科技新贵,在造车这项业务上,对于传统车企的冲击还是非常明显的。

    拿小米来说,今年上半年他们收购了一个自动驾驶团队,也在亦庄开建了他们的工厂,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了。

    车子是影子都没有同,但是从宣布造车那一刻开始,几个月的时间里,雷布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