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伏魔道人 > 二百一十二,黄巢之剑

二百一十二,黄巢之剑(1/2)

    唐懿宗为什么会设下陷阱要拿下黄巢,还得从《推背图》说起。

    自从李淳风演绎了《推背图》后,唐太宗把属于唐代国运的十象铭记于心,就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又多次向李淳风和袁天罡请教,对方都以天机不可过多泄露推脱。

    唐太宗无奈,只有另外寻找别的途径。

    恰逢自己早年拜为御弟的唐三藏从天竺取经回来,太宗大喜,天天与三藏谈天论道。不止谈佛经,还从佛经的角度谈论天下兴亡更替,因果循环。

    有一天,唐太宗突然对三藏说:“委托御弟千里迢迢前往天竺,皆因我大唐杀罚太重,恐生恶果。不知这佛教能不能保我大唐千年国运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我主信奉佛法,倡议善道,这个就叫种下了善的因,若大家都来行善道,善的因就会有善的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朝自然长久昌盛,国运自然长久兴隆!”

    “那有的人能预测阴阳循环,盛衰更替又是怎么回事?”

    “业可消,障可破,劫可避.....”三藏喃喃地说。

    唐太宗大喜,就贴身处取出了十章图,也就是李淳风所作《推背图》的一到十象交予了三藏。

    三藏仔细看着,一边掐着手指,慢慢推算。

    “谁作的?”

    “李淳风,当时袁天罡也在场!”

    “可曾有详细解说?”

    “只随便说了第二,第三卦,说什么天机不可外泄。”

    “是啊,我们都只求种上善的因,不问什么结果,不过既然别人说了,我也胡乱一说:第二象中盘里李实二十一个,李家享国二十一代也;‘二九’者,唐祚二百八十九年也;‘阴盛阳先竭’者,主女人当政也!”

    唐太宗连连点头,问到:“女人如何当政?”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两句透漏了那个女子的称谓,不过事关天机,贫僧也不敢说了?“

    “近的不敢说,御弟就说说遥远一些的事如何?”

    “遥远一些的?”三藏有些迟疑,他看了看最后几张,眼睛盯着第九象说,“好吧!贫僧也只能透露一二。”

    唐太宗似乎有些慌张,眼睛一眨也不眨。

    “第九象是一根大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地下横七竖八,尸身枕藉,暗示天下大乱,横尸山野!”

    “哦!”

    “‘谶曰:非白非黑,草头人出’,暗示这个祸害大唐的人姓黄,树上的鸟巢,和‘颂’里的‘可怜覆巢亦成空’几个字,暗示这个人单名一个‘巢’字!”

    “啊!”

    “陛下不必放在心上,我说过‘业可消,障可破,劫可避’的!”三藏一边说,一边告辞唐朝天子推了出来。

    唐太宗一直耿耿于怀,他后来偷偷地把将来祸乱自己天下的人是黄巢这个信息告诉了自己的太子,要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了唐懿宗。

    听说有人双榜夺魁,唐懿宗那个高兴呀;听说那个双榜夺魁的人叫黄巢,唐懿宗那个惊愕呀!

    “不论主上的传言是真是假,我一定要先除掉祸患!”唐懿宗咬牙切齿,于是在朝廷里埋伏下大内高手。

    当时黄巢被困,不知是怎么回事,便惊愕地看着龙椅上的唐懿宗。唐懿宗也盯着黄巢,只见对方目光炯炯,身上似乎有一圈黄色的光环在闪闪烁烁,光环当中,一条黄龙的影子在盘旋,飞动。

    唐懿宗惊得欲要站起身,结果往后一扬,只来得及喊出一个“杀”字,身子连同龙椅一起欲倒。后边的人赶紧扶住。

    黄巢不明白,自己的手里不知怎么就有了一把宝剑。

    他把宝剑围着身子一转,所有刺向他的兵刃纷纷折断。

    围攻的人越来越多,黄巢居然一点伤也没有,就冲破了层层的阻碍,出了重围。

    冥冥之中他不知怎么又口占出了一首咏菊的绝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了重围的黄巢不敢回乡,他一边以贩盐为生,一边思索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奇怪怪的事。

    突然像做梦一般,黄巢记起了他的前世,记起了他的使命来。对了,那些好像是梦境,但那把剑实实在在,就是他用于杀死自己,杀入地府的那一把。

    后来唐懿宗却因为那一恐吓一病不起,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唐僖宗。

    唐僖宗是唐懿宗的儿子,但他不喊唐懿宗为爸,而是另外找了一个新爸爸,他只听那个新爸爸的话,那是太监田令孜。太监当道,奸雄遍野,大唐风雨飘摇。

    贩盐的黄巢看到一个个当官人的面孔,就记起了地狱里面逃出的那些恶鬼来。

    “对了,我是来追杀恶魔的;恶魔是大唐的当政者,上天让我来就是为了灭了这唐朝?”

    这时黄巢结识了一个人,那个人是唐僖宗身边掌管灵台地理的光禄大夫杨松筠。杨松筠说他看清了天道有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