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八部天龙和飞天传来的信息,”云里散人皱着眉头说,“宁波雪窦寺发生了怪事,唐五代时的妙应禅师佛塔被移动了位置。那里的住持和尚翻看了记录:妙应禅师的遗骨和其他殉葬物品都还在,只是一把宝剑不翼而飞!”
“那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呀?”白泽问。
“老仙有所不知,那妙应禅师其实是当年反乱朝廷,杀人无数的黄巢,那把剑就是当年的黄巢剑!”
“黄巢剑,怎么回事呀?”又是英招再问。
“不知老仙手里的笔记里有没有记录?”云里散人却把眼睛望着白泽。
“哦,这是人间大事呀,我有些记起来了,”白泽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书本放在膝盖上,山羊胡须抖动着,两手快速地翻动,“还真的有!”
英招把脸凑了过去,里面的蝌蚪文字他一个也不认得。
云里散人笑了笑,他没有看白泽的记录,而是搜寻着四个师父的记忆对几个神兽说:“还是我来说说吧!”
原来唐代玄奘禅师万里迢迢去须弥山释迦牟尼那里去取得了大乘佛法经卷,这些佛经能度亡者升天,能消无妄之灾,唐人纷纷信佛。
那时长安城不远有一座寺庙叫做华光寺,寺庙由华光禅师出资修造并住持。
这个华光住持在家时是一位孝子,母亲临死的一句话让他刻骨铭心。
“儿啊,娘这一去将要跌进万劫不复的地域中,任何人超度都无济于事!”母亲说。
“为什么?”
“你该记得小时候后山上尼姑庵的那一场大火吧!那是娘因为嫉妒你父亲和那里的尼姑有染,就放了一把火把尼姑庵烧掉。几十个尼姑啊,一个都没有逃脱。”
“哦,我的父亲不是那一场大火后自杀的吗?”
“是啊,他认为是他的罪过,其实杀人恶魔是娘呀!”华光禅师的娘最后说,“娘生前没有受到惩罚,死后难免进入阿鼻地狱当中.....娘走了,你......好......好自为之!”
华光禅师的娘头一歪就没有了气息,哪里听得见他儿子长长的哭叫。
后来这个孝子变卖了家产,从前尼姑庵的所在就有了一个华光寺。孝子请高僧来住持,自己成了里面的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发誓要苦修佛法,好在将来超度自己的母亲。
华光终于成了得道高僧,成了住持,他要超度母亲的愿望却不断。
然而每一次为母亲做法事,华光都看见母亲身着锁链痛苦的样子,听到地狱里母亲的惨嚎。
一次一次的超度都无结果,华光禅师于是用剑抹了脖子,灵魂幽幽进入了地府中,仗剑砍开了地狱之门。
母亲的灵魂跑了出去,地狱中所有的恶鬼也呼啦啦跑了出去。
那阎王爷等大小鬼只来得及将华光禅师拦着。
一会儿天上各路神仙就都赶到,西方如来释迦摩尼也来了。
“我是来代替我母亲下地狱的,我绝不会逃”华光振振有词。
“这个孝心可嘉呀!只是你放跑了八百万恶鬼,可怎么办?”玉帝怒不可遏。
“怎么办?”地府中的阎王手下大小鬼跟着叫喊。
“这样吧,万物都有因果,也该这中华有此一劫,”如来说话了,“贫僧就请玉帝、阎王念在华光孝心,放过华光,让他投生到人间去做杀神,追回逃离地狱的恶鬼。至于华光的母亲,就由她到另外的国度转世去吧!”
“既是如来大师给他的门下说情,我们如何不依?”玉皇、阎王只得应许。
就这样,华光又回到人间来,投生在山东曹州的一个姓黄的盐商家。
孩子一出生就长相怪异:黑炭一样的皮肤,三孔朝天的鼻子。
父母当时就吓着了,把他扔在了离家不远的一株大树下边。然而孩子是父母心头的肉,他们没多一会儿就已经反悔,急急忙忙回去找孩子。树下空空如也,父母相互埋怨着四处找寻,树上的雀巢里却传来了婴儿的哭泣声。
一阵惊喜后,做父亲的艰难地爬山树。抱下孩子,就给他取名黄巢,字为巨天。
黄巢五岁能吟诗。
那时唐朝国运已衰。官员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百姓含辛茹苦,怨声载道。
那时黄巢的爷爷还在。爷爷是一个文化人,平时喜欢与二三好友一起,胡诌几句。
一日西风送冷,落叶纷纷,只有一院的菊花在摇首点头。有人出了一个《咏菊》的题目,爷爷和好友们搜肠刮肚。
这时却出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客人大惊。
爷爷一下子捂住了黄巢的嘴,说一声:“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
“不,”爷爷的朋友们说,“这孩子真的很奇特,我们不会乱叫舌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