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汉:我摊牌了,我是刘彻 > 第154章梁王的处境

第154章梁王的处境(1/2)

    皇帝的诏书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各地藩王的奏章也陆续到了,只是没有梁王刘武的.

    刘彻并不意外,只是再下一封诏书,以太皇太后年老思念幼子为由,宣梁王带五十名随从进京承欢膝下.

    刘武接到诏书当场气炸了,亲自抄起棍子把宣诏的中书令赶出去,再跳着脚臭骂刘彻,翻来覆去骂了一天,把能想到的脏话骂了无数遍,实在骂不出新词,又开始骂景皇帝.

    世子刘买实在听不下去了,忧心忡忡地劝他.

    “父亲,还是想想怎么应对吧.”

    “陛下分明要诓父亲到长安软禁,父亲不如飞鸽传书把苦衷告诉祖母,求祖母阻止此事.”

    刘买没见过窦太后,却清楚她宠爱父亲的一片心,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皇帝瞒着她做的,要是她知道,怎么肯答应刘武又骂了一个时辰,直到嗓子干得:冒火,才停下来,声音嘶哑地开口.

    “你以为你祖母不知道这件事”

    “你祖母没点头,小兔崽子敢下这封诏书”

    “有爹生没爹教的玩艺儿!”

    你这样骂皇帝,难怪他对你戒心重,刘买嘴角抽蓄,接着劝.

    “是不是祖母生病了,念叨着要见父亲,陛下才宣父亲到长安”

    “若陛下有恶意,祖母怎么会点头”

    “会不会父亲误会陛下了”

    推恩令最大受害者是梁王世子刘买,本来哪天刘武薨,,也就是死了,刘买便是新的梁王,梁国实际的掌权者,推恩令一下,他得和六个66兄弟共分梁国国土.

    接到实施推恩令的诏书后,他心中的不甘不平可想而知,本就有到长安找窦太后诉苦求情的想法,又想梁王去才有用,他去半点效果没有.

    他想怂勇梁王去长安,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真是磕睡有人递枕头,这不,皇帝第二封诏书来了,宣梁王进京.

    梁王到长安后有没有性命之忧,他一点不在乎,只要梁王天天在窦太后身边唠叨,求得窦太后同意梁国不行推恩令就行.

    梁王开始担心窦太后的身体,毕竟她年事已高,随时有可能驾鹤西去,想到母亲一直偏心他,他又觉得应该去.

    很快,他又摇了摇头.

    “只准我带五十名随从进长安,肯定没安好心.”

    要是没有这一条,他带三千甲士去看母亲,给母亲送终便回来,也未为不可

    带五十人,不是送上门任人鱼肉吗刘买眼眸闪了闪,迟疑着开口.

    “父亲刚才说,没有祖母点头,陛下不会下这封诏书”

    “既然祖母点头,想必没有危险.”

    “不知几位大人怎么说”

    梁王在朝廷中有亲信,他气坏了,光顾骂人,到这茬,刘买提醒他,他赶紧写了信,卷成条,由信鸽带去长安.

    两天后,回信来了.

    窦太后身体无恙,支的所作所为.

    梁王打火折子烧掉信,又开始怒骂刘彻,骂了半天,说出他的决定.

    “不去,打死也不去.”

    这件事,真让人费猜,刘买小心翼翼地提议.

    “父亲不如给祖母和姑母写信,看她的意思,她若来信让父亲去,父亲再去不迟.”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这办法不错,梁王刚要夸儿子两句,诏书又来了.

    这次,却是命梁王接诏即刻出发,若不出发,以谋逆罪论处.

    皇帝的意图太明显了,要说不是对梁王对手才有鬼了好么.

    梁王一怒之下抽出腰间宝剑,要砍来宣诏的太监.

    太监不甘示弱地抽出腰间宝剑,冷笑一声.

    “中书令出城第二天,陛下才想起没有限梁王出发的时间,所以特地再写一封诏书,命咱家紧赶慢赶追了上来,咱家为梁王一路风尘地奔波,梁王就这样待咱家”

    “陛下口谕,梁王拒不接诏,可当场格杀勿论.”

    “咱家还是劝梁王识时务的好.”

    梁王差点气晕过去,长剑直指这该死的太监,话都说不出来,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开口,气的.

    “你到我这梁王府杀我”

    “你以为杀得了我吗”

    “就算你武功高强,能杀我,逃得掉吗”

    太监冷笑开口.

    “梁王忘了‘天下莫非王土’吧”

    “你这梁国是陛下封的,杀了咱家,有什么后果,难道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一直没说话的刘买悚然而惊,皇帝这招好歹毒,只要杀了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的太监,皇帝便能光明正大出兵征讨梁国.

    梁王一心想当皇帝不假,却没有谋反的想法,而是希望在窦太后的帮助下,接过刘彻的禅位诏书,成为大汉皇帝.

    梁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