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散朝回宣室殿,见她坐在他平时批阅奏章的几案前,很意外,走近一看,她眼圈发红,敢情哭过他在她对面坐下:,一边刻意打量她,一边问.
“怎么了”
“祖母没答应”
阿娇右手托腮,坐在几案前发呆,突然听到有人说话,接着发现刘彻回来了,抬眸看他一眼,嘴嘟得可以挂一串猪肉.
“祖母骂我不懂事,把我赶出来了.”
祖母看破朕的意图了吗刘彻坐在她身边去,拉过她的手,握在大手里,问她.
“所以你哭了”
阿娇把头藏在刘彻怀里,声音闷闷的.
“嗯.”
“我长这么大,祖母第一次骂我,还骂得很凶.”
想到她提出把梁王宣进长安城,窦太后脸色骤变的样子,阿娇心有余悸,这个样子的祖母,她从没见过,太可怕了.
刘彻轻拍她的后背,柔声安慰,待她情绪稍微平复,再问她.
“你有没有…说,叔父到长安后,朕会保证他的安全和自由”
窦太后担心梁王进京后被杀,才坚决不肯让他来,要是承诺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呢刘彻不会杀梁王,不仅不会杀他,还会派人保护他的安全,不让他受到丝毫伤害,不让别人有机可乘.
自由也是有的,只要不出长安城,想怎么遛哒都行.
阿娇想了想,从刘彻怀里探出脑袋,看着他,认真地问.
“祖母担心叔父的安全”
“你怎么可能杀他嘛.”
一句话让刘彻感动不已,这才是他的老婆嘛,他轻拍阿娇好看的脸颊,柔声问.
“没有说吧”
阿娇推开他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话.
“我现在去说.”
“我就说,阿彘和我会保护叔父周全,这下祖母没话说了吧”
阿娇刚才托腮发呆,敢情在想祖母为什么发怒啊.
刘彻目送她急匆匆离去,摇了摇头,觉得她还是太单纯了.
今天早朝,他不顾大臣们反对,强行颁下实施推恩令的诏书,相信藩王的反应很快会送到朝廷,到时候谁对朝廷二心就一目了然了.
一句话测出藩王的忠心,又化解朝廷的威胁,只有李轩办得到.
而且骂名由死去的贾谊承担,谁知道是李轩提出来的呢李轩这条计策可真是高啊.
朕赏赐李轩什么好呢刘彻开始从李轩的角度考虑,他缺
窦太后怒气未息,板着脸,没好气问她.
“你又来做什么”
“你男人又怂恿你来跟哀家说什么”
“哀家不听,你赶紧走吧.”
和以前嘻嘻哈哈没规矩不同,阿娇规规矩矩行完礼,在窦太后下首坐了,好看的小脸绷得紧紧的,严肃地开口了.
“祖母,阿彘和我保证叔父在长安城的安全,叔父是自由的,没人管他.”
“没人限制他.”
“我可以发誓,阿彘也可以.”
“祖母还有什么不放心么”
窦太后虽然瞧不见,但从她的声音里听出来,她语气严肃,不是闹着玩,不由大奇,心想,这小人儿又闹什么阿娇见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她转过脸来,脸色缓和很多,只是不开口,便再问一次.
“祖母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阿彘和我能做到的,一定帮祖母办到.”
“从小到大,祖母都很疼我.”
“如今,我长大了,祖母也老了,一个人孤伶伶的住在东宫里,连个说知心话的都没有,阿彘和我都心疼得不行,只想让叔父陪在祖母身边,让祖母安享晚年.”
“也只有叔父才能承欢膝下,让祖母开心.”
“我们只想祖母天天开心,有人陪伴,有人说话.”
本来充满柔情的话经过阿娇严肃万分地说出来,没有一点温情的味儿,反而冷冰冰的像例行公事,但听在窦太后耳里,却感概万分.
她何曾不想小儿子刘武承受膝下,为此不惜力争把天下给他.
她明白,除非登基,否则刘武不能进长安城.
这也是刘彻提起这事她立即反对,阿娇提起被她呵斥,并把她赶出去的原因.
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阿娇以这种方式告诉她,刘彻没有杀叔父的想法,只是想解她的思儿之情.
这就不能不让她感动了.
毕竟阿娇高傲任性,不屑于算计,不屑于说谎.
如果这些话是刘彻说的,她会怀疑刘彻的用心,但由阿娇说出来,便十分可信了.
窦太后脸色温和很多,慢慢开口.
“你叔父什么时候想回去都可以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