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上到大臣,下到百姓,皇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大事:
陛下要给窦、陈二人翻案平反!
何家。
“扑通!”
见家主何颙突然跪倒在地,何家众人纷纷大惊。
何家长子赶忙将年迈的父亲扶起,疑惑地问道:“父亲这是何故?可是身体不适?”
这一跪太突然了,以至于大家都以为家主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状况。
何颙没有理会儿子,反而一把推开对方。
紧接着,他再一次“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并朝着皇宫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拜:“圣君在上!圣君在上!”
看着平时一向沉稳如山的家主,现在竟然激动成这副样子,何府的众人全部看得目瞪口呆。
除了贵族阶层外,这个消息在民间也引起了很大轰动。
城郊一处私塾。
“先生这是怎么了?”
学生们见老师今天时而兴奋不已,时而又悲哭出声,心中都大感奇怪。
忽然,只见先生“腾”地一下从案后站起身,又“通”地一下跪在地上行拜礼:“恩师,您可以瞑目了!”
看到这离奇的一幕,众学生不禁面面相觑。
这些年轻的学生并不知道,因政治敏感问题,自己的老师并未告诉他们其过去的身份。
在二十多年前,老师曾是一名精神焕发、满载荣光的太学生,后来亲眼目睹恩师陈藩和一众同窗死在宦党迫害之下,由此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如今,这片阴影终于散去!
除了贵族阶层外,民间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年轻一辈的还好,几乎没什么反应。
但老一辈就不同了。
当年窦大将军和陈藩太尉可是出了名的贤臣,是国家复兴的希望,在民间有极高的口碑,不少百姓都受过其恩惠。
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也仍旧有不少人记得两人的恩情。
“等了这么多年,大将军和陈大人终于可沉冤昭雪`々!”
“朝廷圣明!陛下圣明!”
“陛下真的是一位明君,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陛下真的是一位明君,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老百姓们都在齐声歌颂皇帝的功德,也对未来升起了无限美好向往。
大家的思维很简单,也很实在。
窦武、陈藩是大大的忠臣,能为忠臣们说话的皇帝,当然是好皇帝!
皇宫内廷。
“噗通!”,“噗通!”
两道苍老的身影一左一右跪在了眼前。
盖勋和朱儁齐声叩拜道:“陛下圣明!”
刘辩将两位朝廷栋梁虚扶而起,内心不禁吐槽:“今天这都第几个了。”
荀爽跑过来“噗通!”,何颙跑过来“噗通!”,如今连这两位老臣也来“噗通!”,简直跪个没完了。
其实他接到任务时就考虑过,如今正是竖立皇室威严之际,虽然当年的冤案是在灵帝手里造成的,可要翻案的话,仍然有点“打自己脸”的味道。
不过现在看来,皇室名声不光没什么损失,反而还捞了一波人气,堪称稳赚不赔。
一旁,盖勋叹道:“陛下肯为两位忠良平反,乃是无上功德!”
朱儁也点了点头:“如此一来,陛下贤名更甚,也有利于朝廷进一步挽回天下读书人的效力之心。”
刘辩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疑惑:“这俩老头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要知道在本来的历史上,窦武、陈藩差不多就是在现在这个时候被平反的。
当然,主持平反的不是已经被废掉的少帝,而是刘协。
记得史书对这一事件也就寥寥几笔带过,并没对说平反后各界的反应如何,想来起到的政治效应是比较平淡的。
不过按两位老臣的说法,再加上锦衣卫的消息反馈,自己的这一番举动,貌似反响相当不错!
“`」估计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当时的刘协正处在董卓控制之下,所以哪怕真有反响,对尊严已被严重践踏的皇室而言也没太大意义。”
“可现在老子的权势和刘协截然不同,情况自然也不一样了。”
刘辩琢磨了一番,大致搞清楚了原因。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的了赵),看向盖勋问道:“窦、陈二人可还有后代?”
对于这部分的历史脑子里已经没多少印象了。
如果两人的后代从党锢之祸中幸存下来的话,那不妨干脆“好人做到底”,给这些人一官半职当当,这样还能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
盖勋充满敬意地行了一礼,道:“回陛下,窦大将军留有孙辈窦辅一人,如今正在零陵;陈大人留有子陈逸一人,但不知身在何处。”
刘辩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