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276章 尴尬的星舰

第276章 尴尬的星舰(3/3)

务。

    本来埃玛隆是想让助推器直接着陆到发射平台上的,顶多就是在发射塔架上装个机械臂,等助推器着陆的时候夹一下。

    但后来考虑到有点冒险,所以改成了着陆场降落。

    不过完全回收的任务,星舰的运载能力会被压缩到吨,而不回收,完全释放性能的话,它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吨,相当厉害。

    当然,火箭首飞就不那么讲究了,能飞起来就算成功,因为星舰火箭还有降落复用功能,所以安稳着陆才算全部成功。

    至于首飞运载的东西,那就是一个添头,重量不重要,吨重的充气舱完全就是小意思。

    不过星舰的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一般情况下,星舰肯定不会完全释放吨的运力,那样发射一次就扔一枚超级助推器和星舰飞船,太浪费了。

    可它全回收的运力也有吨,自由联邦根本就没有这个级别的任务需要它发射。

    它没有类似繁星的超级空间站建设项目,国际空间站又快要报废了,而且各个合作国也没有再搞个“第二代国际空间站”的意愿。

    没有大冤种掏钱,联邦索性也不搞了,全面开放商业空间站资格,让私人公司去搞,后边买服务就好了。

    可私人公司的空间站都没有超大构件,根本用不到星舰的超级运力。

    长为米,直径约米的充气舱收缩状态虽然不重,但也算大构件了,但是星舰米的直径有点尴尬。

    它能运载一个,却不能运载两个。

    哪怕两个充气舱也才吨,远远不到星舰完全回收状态的吨极限。

    只不过两个充气舱并排起来就有米,加上固定结构就超过米了,星舰的货舱根本就装不下。

    如果是星舰最初的尺寸,也就是米直径,肯定更合适,但星际探索技术公司的技术不到位,只能缩水到了米。

    然后星舰就出现了跟雄鹰九号一样的尴尬情况,那就是运力非常高,但狭小的“整流罩”尺寸严重影响发挥。

    现在星舰首飞成功了,但因为没有它发挥的项目,所以得继续搞研发,比如星舰登月版和超大型飞船的轨道加注技术。

    只要完成了这些技术的研发,大规模的登月任务才是它的优势完全发挥的时候。

    当高达米的登月星舰降落在月球的时候,什么前哨站、奔月飞船、月面生存舱,好几座月球舱加起来都没有登月星舰大,也好意思叫月球基地?

    星舰才是世界最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