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276章 尴尬的星舰

第276章 尴尬的星舰(2/3)

业都是能胜任的。

    虽然这种舱段漏气的概率较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无人状态,宇航员即便从生活舱段过来也是身着比较轻便的舱内航天服,不管是灵活性还是人员安全性都可以得到保障。

    因此,很多人设想的未来巨型空间站可能就是“少量金属结构太空舱+大量的充气式太空舱”组合而成。

    宇航员大部分时间在金属舱段生活和工作,充气式太空舱绝大多数时间以无人自动化状态实施工作。

    当然,这是人们以前的设想,但真实的历史从来不按照人们的设想发展。

    就像几十年前航天竞赛的时候,当时的人们设想现在的人们应该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生活。

    可事实是人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登月,也就是实用科技公司崛起了,人类才开始建设月球基地,然后让少数人的科研人员进行常驻。

    也是因为实用科技公司,人类有了在研的最大超级火箭,同时有史以来最大的空间站也开始建造。

    繁星空间站的后期型号可没有充气舱的身影,哪怕旋转舱的伸缩管道也不是用的充气技术,而是折叠与伸缩技术。

    而太空农场什么的,直接以旋转舱的旋转轴充当。

    别看它的名字是“旋转轴”,但是它的直径也有米,去掉防护层,它的内部直径至少也有米,舱壁上可以装满培养槽。

    等种的东西长出来了,航天员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总能“眼前一绿”,然后被绿色所包围。

    能在太空里见到这么大面积的绿植,对于航天员的心理调节非常有帮助。

    当然,生理调节也能跟上。

    因为到时候空间站的厨房和餐厅会搬到旋转舱里,想吃什么蔬菜就现摘,保证新鲜。

    经过特殊训练的大厨可以在模拟重力环境里做菜和做饭,甚至还能颠勺和炒糖色。

    要是赶上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跨年,大厨还能在辅助智能的帮助下现做年夜饭大餐!

    工业制造更不用说,直接制造直径米的巨大金属结构舱室,然后用直径米的超级火箭运送。

    充气舱肯定也能做到米,但它的柔性肯定大于刚性,设备安装便利性、稳定性和坚固性肯定不能跟金属结构的舱室相比。

    当然,没有实用科技那些超级技术的时候,充气舱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当直播里的充气舱逐渐膨胀之后,各个国家的爱好者就认出了它。

    “没错了,就是,直径米的大家伙!”

    “它的造型好别致啊,感觉像是一个很粗的圆柱和一个很细的圆柱组合到了一块。”

    “哈哈,本来是直径米多的,长米的‘长条’空间站,但现在有米长膨胀到了米的直径,确实奇怪。”

    “感觉有些像演义或游戏动漫里的战场猛将用的铜锤,造型很夸张的那种,细的地方是握柄,大的地方是硕大的锤身!”

    “哈哈哈,你这么一说还真像。”

    “它的太阳能板还没展开呢,等到金属结构上的四条太阳能板展开就不像了。”

    “话说这个充气太空舱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太空舱了吧?”

    “应该是了,最大米的直径,这谁顶得住?”

    “其实这个要看怎么比了,要说直径的话,那充气舱确实是最大的,但却不是最大的单体太空舱。”

    “传统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天空实验室最大。”

    “没错,天空实验室的最大直径是没有它的大,只有米,但架不住人家长啊,有米!”

    “嗯,天空实验室的内部空间超过立方米,比立方米大一些,而且天空实验室的质量达到了吨左右,因为是个空壳,所以质量只有吨多一些。”

    “咳咳,天空实验室都再入大气层坠毁了,我们说是正在运行的最大单体太空舱,这总没错吧?”

    “这个倒是没错。”

    “这不就得了,而且听说太空旅馆公司还在研制更大的单体充气太空舱,内部空间能达到多立方!”

    “嘶,那么大?”

    在网友们的争论中,充气太空舱充气完毕,展现了自己最大的体型,首飞成功的星舰就在旁边全程观看,顺便老老实实的做直播镜头。

    等到充气完毕之后,星舰开始返航。

    它的返航跟它的起飞一样,都非常的稳定,埃玛隆那么有信心也是有道理的。

    当星舰飞船平稳着陆在着陆场里,指挥中心的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连之前镇定的埃玛隆也不例外。

    超级火箭星舰飞船的降落模式跟木鸢号差不多,都是降落会最初的发射场。

    不过木鸢号是降落在起飞时的跑道上,而星舰的“超级助推器”和“星舰飞船”是降落在发射塔旁边的大型着陆场里。

    大型着陆场是一块非常平整的地方,地面全部硬化,当它们返回之后,巨型活动式龙门吊会把它们分别调运到活动平台上,然后运回组装大楼里做检修保养,等待下次发射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