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 116 国风盛典,我演我自己?

116 国风盛典,我演我自己?(4/7)

个游离与时间外的小水滴,通过系统的能力,同不同时间段的人与物产生了紧密的关联。

    如果没有系统的帮助,那这一点永远也没人能够做到。

    毕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顺着时间长河,易泽再一次走进曲阜。

    这里是孔子的家乡,同样也是儒文化的发源之地。

    此刻,孔子正端坐于青石之上讲学。

    游历列国归来,孔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了。

    他的学识为人所钦佩,但是他的学说却不被国君看重。

    在这个崇尚征伐的时代里,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在诸位国君眼里,显得有那么几分迂腐。

    为此,孔子也不得不回归故里,修书讲学,传播着自己的理念。

    这属实也是无奈之举。

    只是易泽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一宁静。

    “夫子,可还记得晚辈?”

    易泽来至孔子身旁,躬身行礼,其余的弟子见状,皆大惑不解。

    此人奇装异服,甚是怪异,究竟是谁?

    但此刻夫子还没有说话,诸多弟子也不敢贸贸然搭茬。

    孔子眼皮微抬,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有着几分熟悉的易泽,思考片刻,记忆中易泽的形象忽然清晰起来,笑道“小友一切可好?”

    “承蒙夫子挂念,晚辈一切安好。”

    “如此便好。”

    孔子眼中带笑,对着下面自己的弟子言道“曾经我于梦中,与这位小友探古访今,相谈甚欢,若没有记错,他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华夏。”

    “两千多年后?”

    颜回惊讶出声,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实在是这太匪夷所思了。

    易泽面对着底下的弟子,不敢怠慢“晚辈疏忽礼法,还请诸位先生见谅。”

    他也不知道自己一出来就直接到了孔子身旁,此刻被底下的弟子们看着,确实有些许的紧张。

    这些,可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祖宗啊。

    这可不比国宝之灵,那些都是精神文化上的先祖,而这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还是现实上的!

    说不得易泽某一代的先祖就在其中,那也未曾可知。

    毕竟孔子收弟子三千人,能够留下名字的,也就那么一小撮。

    “小友,来此何事?”

    孔子和颜悦色,倒是没有过多的惊讶。

    毕竟已经是经历过一次的人了。

    再怎么惊讶,那也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就少了许多的惊讶感了。

    易泽躬身一拜,正色道“此次前来,是为请夫子前往两千多年后的华夏,为后世百姓讲学。”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孔子本人,也是一阵恍惚。

    为后世百姓讲学,还是两千多年后?

    哪怕只是听一听名字,就觉得不可思议了。

    孔子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易泽一眼,问道“小友可是说笑?”

    “晚辈不敢说笑,此次前来,确实是请夫子出山传播道理。”

    易泽能够理解孔子的惊讶。

    毕竟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

    更何况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呢?

    只是面对这样的事情,孔子思考片刻,却摇了摇头。

    “两千多年的时光,后世之人所学所知,皆超出我等,何以用我为他们讲学?”

    在跟着易泽来到后世,看到了两千多年后的繁华之后,孔子便已经明白,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

    自己不过是一个死去两千多年的古人而已,又怎么能对两千多年后的后辈儿孙指手画脚呢?

    “夫子此言谬以!”

    易泽并没有因为孔子的拒绝而放弃,继续道“后世之中,夫子被尊为至圣,为万人所敬仰,夫子的言行思想,更是流传后世,千百代而不衰,只是后世之人,对夫子误解颇深,这一次前去,是为了让后世之人,见到一个真实的夫子!”

    易泽言辞恳切“夫子可能有所不知,后世百姓,虽敬仰夫子,但对于夫子的学说所知甚少,夫子此番前去,必定能让后世百姓得到许多知识!”

    话至此,眼见得孔子依旧有些犹豫,易泽又道“若夫子不愿为后世之人讲学,那也可以带上诸位先生,为我后世百姓,再现那讲学之风!”

    这一点,明显是说到了孔子的点上了。

    他之所以犹豫,单纯的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

    两千多年的时间,极其的遥远,遥远到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早已经化作历史的尘灰。

    他不过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而已,有着自己的理念和主张,且因为某些主张,被统治者尊奉为圣人。

    但是真要让他代那些统治者治理国家,估计那些人没一个愿意的。

    孔子看得很透彻,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任务。

    自从去了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