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往路的哪一端往前都是曲折漫延,加上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身处何地,往哪个方向走就成了问题。
咬了一口山中采来的野果子,看着夕阳位置判断出方向后,一甩脚丫子就沿着向西的方向走去。
此时山区可不比后世,林中猛兽不少,尤其是黑夜,更是防不胜防。
万一遇到什么华南虎、金钱豹啥的,他可没武松的本事。
一个时辰后,天色彻底黑了下来,两边的山中已经传来各种稀奇古怪的声响,还有狼嚎之声。
他头皮发麻,用力攥了攥手中那把快要断成两截的弯刀,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当他来到一个三叉路口,正琢磨走哪一条路的时候,远处突然闪过光亮,看样子是一队正举着火把夜行的人。
非事急不行夜路是古代人的习惯,这时候出现这样的队伍,必然反常。
打消了上前询问和随行的心思,他隐身到一块巨石之后,静静地等待这些人到来。
随着这队人越来越近,李元朗已经看出来,这是似乎是一队押解犯人的衙役,十几名穿着黑红衙役服饰的人正押着二十多名洞蛮。
而为首之人应该是一名陪戎副尉,从九品下,大唐军制,就是一名队正,手下最多能管着五十人。
但这些人走到这个三叉口的时候也停了下来,似乎在犹豫走哪一条路。
这副尉想了一下,居然选择了李元朗来时的这一条。
不过,马上就有一人阻止了他。
“陈头儿,这条路虽然距离龙水县最短,但却是青沟寨的地盘,如今咱们押着这些蛮子,若是被半路劫了去,这笔买卖岂不是白跑了?”
这副尉满不在乎,“老五,你是不是被那些蛮子打怕了,难怪三年多,你还是入不了品阶,他们敢来抢,岂不是正好多抓一些回去?”
这老五讪讪,小声道:“陈头儿,非是某胆小,青沟寨历来神秘,据说整座山寨有五百勇士,二百蛊师...”
此言一出,这姓陈的果然不敢再动,啐骂了一句后,十分不甘心地向着另一条路走去。
他摸了摸怀中几块令牌,还是放弃了与之对话的打算,毕竟不知根底,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好人。
“龙水县?”
李元朗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地方属于哪一州府,但肯定不属于自己曾经经过的几处州府。
不过有人在前面开路,自己只要偷偷尾随,这样就安全了许多。
他正要跟过去,却发现居然有七八个人悄悄地从远处出现,看样子同样是抱着尾随的目的。
李元朗这些天别的没什么长进,但夜视的水平好像有所提高,而且视力极佳,这其中有一半就要归功那只银背蜘蛛了。
在竹楼中,出于对蛊虫的恐惧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玩意,时间长了,居然有了一丝神箭手养由基的经历!
就是当目力集中之时,远处的物体似乎变的大了一圈,也更加清晰。
借着月光,他看清了,这是一些青壮的洞蛮汉子,手中拿着竹竿毛叉之类的农具,唯一的铁器可能就是腰间那柄小小的竹刀了。
这在洞蛮中十分普遍,因为大唐在冶炼钢铁这一块的确还十分落后,铁器绝大部分是优先供应军队的管制物品。
和盐一样,必须有当地的盐铁使管控,只有交足了地方府库之后,剩下的才会交给地方贩卖铁器的官商,这官商再卖给百姓民间。
所以目前的农具还是以木制为主,只有特别的地方才用铁来制作,例如犁头等。
李元朗看着这几个家伙小心翼翼的样子有些可笑,不过很明显他们是打算救出那些被抓的族人。
这里洞蛮鱼龙混杂,可能平时还是安分守己的农户,转身就变成了拦路抢劫的山匪,他同样不想惊动这些蛮子,只能远远地缀在他们身后。
于是,官兵押着被抓的洞蛮在前,这几个打算救人的洞蛮在中,李元朗在后,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情形,在路上慢慢走向远处一个灯光昏暗的镇子。
这些官兵进镇之后,就住进住进了镇上的驿站,那七八个洞蛮小声商议了一下,居然大咧咧地跑到驿站后门,贴着墙根坐成一排,看样子是打算趁夜动手。
李元朗进镇之后本不打算参和这事,想找一家客栈住下来。
结果这个镇子太小,居然没有客栈。
他掂了掂手中钱袋,暗暗感谢了伊伊一下,想了想,也走进了客栈大门。
大唐镇一级的驿站一般只配备四五个人,一名驿长,两名杂役和厨子及马夫。
本地驿长刚刚才将那些衙役安置妥当,正坐在门口磕着瓜子,突然看到一人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却是一名穿着洞蛮服饰的少年,想着那些被押解的犯人,他马上警觉了起来、
“什么人!”
李元朗双手前伸,证明自己没有恶意,然后施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