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 第87章 开始收网

第87章 开始收网(1/3)

    谁也没想到汽水瓶的价格会涨疯,半个月下来,汽水瓶的价格已经涨到五毛。

    刘铁良看着仓库收回来的汽水瓶,脑袋有些发蒙,脸色阴沉。

    就这半个月,跟李墨林来来回回抢购这些瓶子,他已经花了将近四万块。

    最让他头痛的是,之前他早就计算过,刘家口村和李墨林的汽水瓶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万个,可现在仓库里却堆放了两三万个汽水瓶,市面上还有那么多汽水瓶,怎么看都不对劲。

    仓库已经存放了这么多瓶子,怎么不跟我说?刘铁良对仓库的工作人员怒目而视,要不是他今天对账,发现不对,特意来仓库看看,都不知道仓库里已经囤放了这么多汽水瓶。

    两个仓库管理员之前就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这时哪敢说话。

    把最近半个月的账目拿过来。刘铁良看了一眼那堆成山的汽水瓶,又说道:把汽水瓶清点一下,看下到底有多少。

    两个仓库管理员赶紧点头,转身就去忙。

    刘春贵这时也遇到麻烦了,堆放木材的大棚里,居然少了将近一半的木柴。

    原本烧制红砖的木柴就不够,还少很多木柴,最近木柴还涨价了,现在一下少了一半的木柴,现在做出来的红砖能不能烧出来都不一定。

    刘利,去查清楚,是谁偷了木柴!刘春贵脸色铁青,对身后的一个村干部说道。

    刘利是一个中年人,负责村里的民兵和治安工作,也是砖厂的管理。

    刘利小声提醒:春贵,我们这些木柴最多还能烧五窑,现在要不要安排人赶紧去收木柴?

    刘家口村一共有六个砖窑,一个砖窑每次可以烧五万左右红砖,高温烧砖一般几个小时就能出窑。

    木柴温度不够,一般要烧三天左右,需要消耗的木材也是巨量的。

    煤炭就不用考虑了,一般人买个几百斤还可以找点路子,砖厂的消耗量大,根本弄不到这么多煤炭。

    刘春贵沉声说道:这个我会安排,你只要把那些偷木柴的人给我找出来就行。

    行,那我现在就去查。刘利心里其实有个大概的猜测范围,最近村里有一批人喜欢去隔壁村赌博、打牌,他估计偷木柴的人就在这些人里面。

    刘利走了以后,刘春贵也没有在这里多待,转身就去安排人加大力度去收木柴。

    李墨林还在忙自家房子的事,整体设计李墨林已经做好,师傅也知道,但有很多细节师傅只能按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李墨林不是很满意,所以得经常去看看,有需要改的地方,立刻指出来。

    好在师傅们的手艺都还不错,虽然李墨林想要的风格他们都没见过,更没做过,但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手艺,只要李墨林说要什么样的,他们就会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按照李墨林的外观要求改进,还能保证房屋质量。

    刚才,李墨林被潘大贵给叫出来了,因为木炭不够用。

    潘大贵满脸的无奈:墨林啊,木炭都给卖了,我们打铁没木炭用啊!前些日子用碎木炭,甚至木炭渣我们也不介意,但现在碎木炭也供不上了。

    前些日子,县城的周老板订了一百个铜火锅,五十个火盆,后天就要交货,我们这没木炭,也做不出来呀!

    原本木炭一直都有多的,还特意搭了个棚子用来存放木炭。

    现在进入冬天,忽然有大量购买木炭的人,尤其是县城,木炭消耗量惊人。

    周青每次来进货,都要拿几千斤木炭走,几天就要拿一次。

    李成军这些日子也忙得不行,又临时找人做了两个烧炭窑,还是供不应求。

    出货的事情李墨林一直不怎么管,都是何秀萍在管。

    李墨林笑着说道:潘师傅,这个事我去跟成军说说,让他优先保证您这边的木炭使用。

    潘大贵这才满意的说道:那行!

    潘大贵走后,李墨林也回了家。

    何秀萍正和母亲在堂屋烤着炭火聊家常。

    现在已经入冬,地里也没什么活干,把家里的活干完,也就是烤烤火。

    看到李墨林回来,何秀萍说道:墨林,妈说过些日子去大东山烧香,你要不要一起去?

    大东山就在本镇,山上有一座庙,传闻药王孙思邈曾在那庙里住了十几年,所以也叫药王庙。

    如果看历史,这些故事很有可能是瞎扯的,但本地人深信不疑,逢年过节、遇病遇灾都会去烧香拜佛。

    去拜那个做什么?李墨林不太信这些。

    母亲赵桂娟瞪了李墨林一眼:你怎么说话的呢?那里面供奉的是菩萨和药王,你这做生意,多去拜拜,总不会错的。

    何秀萍也说道:我觉得妈说的有道理啊!就花一天时间嘛。

    那行吧!李墨林对此倒是无所谓,转而又说道:秀萍,潘师傅那边打铁都没木炭了,你怎么把木炭全卖了?

    何秀萍说道:没办法,周老板要啊!碎木炭他都买走了,我们汽水瓶都放在他那,人家也是帮了我们的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