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圣看着灯笼上的四句诗想道。
“赵如圣,你有一柱香的时间,将这首诗的补齐。”
幕布后,那道威严的人影开口道。声音一落,便有一名太监从幕布后转出,将一柱刚刚点燃的檀香插在香炉里。
灯火摇曳,那人一动不动,心中一动,赵如圣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抓过墨条,在砚台里细细磨了会。
随后赵如圣提起细毛笔,蘸了蘸,立刻在白纸八角灯空白的另外两面,写下几句诗:
“文成武就未可期。”
“参军入阁当能谋。”
这两句诗文武兼有,兵家儒家各沾。赵如圣接着又蘸了蘸墨,笔势一转,在另两面写下了尾句:
“边疆翰林不自选。”
“圣上哪需必往前。”
这两句一出,整个诗句的意境变化。始终写出我自己武学文学都学习,但未来想哪里发展却不由我。
圣上,朝廷哪里需要我,我就一定会去哪里。如此一来,这首诗就变成了一首立志报效朝廷,向圣上表忠心的诗了,无形的化解了那股文武决择的意境。
“大人,学生已经做完了。”
放下毛笔,赵如圣对着幕布后的人影,拱了拱手道。此时,香炉里的檀香,才燃烧不到一半。
“哈哈哈,好一个‘上圣那需必往前’……”
幕布后,那人瞧了一眼,突然大笑起来。笑罢,突然起身,大袖飘飘,转身离去……
“公子,恭喜了!你过关了。”
幕布后的黑影离开后,一名太监转了出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个包裹:“这是这次的奖励,因为你第一个到。所以就归您了!至于人皇的奖励待会领赏吧。”
“有劳公公了。”
赵如圣接过包袱,也没打开,拱了拱手,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从文曲殿出来杨弘远没有热心与找到严泰嘲讽他,反而转头走进武比的武曲殿。
武曲殿不同于文曲殿其中摆着几个大擂台。
“公子,这是你的号,三号擂台第九名,请您过去等候吧“
赵如圣接过名牌走向第三个擂台。
台上两道身影纠缠一个使长剑挽出朵朵剑华,一个空手夺白刃,掌势凌厉。
不多时,一股鲜血飙出,剑在空手男子身上划出血痕,拿剑之人稽首道:”承让了”
随即将敌方淘汰。
“这人是谁啊?功力不错啊。”周围有人窃窃私语。
“这都不认识,是应天书院的季秀清,此人一手四季剑法使得出神入化,这可是有望夺魁的选手。”
之后又陆续上了几人无一列外都败在季秀清剑下。
“第九名上场。”
随着一声呼叫,赵如圣脚踩虚空,以仙人降世的姿态落于擂台中央。
“你是谁,以你的功夫我不应该不认识你?”
“赵如圣!”
“赵...怎么可能,你不是”季秀清不可置信的说到。
“废话少说,动手吧。”赵如圣摆手道。
此前对赵如圣的浪荡行径有所听闻,但真人却未见过。此刻亲眼所见,季秀清才知道赵如圣隐藏着极为高明的武功。
但见季秀清剑花舞动,擂台上寒气与热气交替,在气息临身之际,一道剑光射向赵如圣。
赵如圣微微侧身,将气运于指尖对着剑尖一弹接着脚踩七星绕于绕于季秀清身后。
左掌汇聚罡气重重按下,季秀清难以躲闪,将乱颤的剑强行倒转斜插入身体与来袭之掌中间的间隙。
不过,势大力浑,细白的掌峰根本不畏剑刃,竟一掌按入背中,一股罡气随即也进入季秀清体内。
顿时,季秀清仰头飞起再重重落地。
赵如圣背手而立,迎接着台下的嘘声,喝彩声。
“咦!“
赵如圣眉头微皱,那季秀清居然晃晃悠悠抵着剑站了起来。
赵如圣倒是没说话,静静的观察他。
“啊!”
季秀清爆喝一声,凌空运剑袭来,剑尖落点之处捉摸不透,剑身气劲吞吐不明。这一招好似燕返,又如日出。
“这一招倒是有点看头”赵如圣点头说道。
剑尖落点之处,不,指尖落点之处是脖颈上。
只见赵如圣的身子一闪,一根如玉的手指抵在季秀清颈上,指甲上透着森森寒气。而季秀清一动不动,手里拿着一截短剑,另一截落于地上。
赵如圣天罡童子功大成,已经达到水火不侵,刀剑难伤的境界。
此战胜负已分,不管周围人诧异的目光,赵如圣扫视四方,似乎在寻找可堪匹敌的对手。
眼角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