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镇国侯爷 > 第六章:展露文采

第六章:展露文采(1/2)

    周围注意到赵如圣的人,不禁议论起来。这文曲殿擅长猜灯谜的也不是没有,有个别厉害的,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但没有和他这样一下就点出谜底的。

    赵如圣却没理会这里,一路往文曲殿里头行去。

    文试并不全是猜灯谜,到了十五层以上,就是考究对联功夫了。

    这几层出的对联,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执起笔,赵如圣几乎是不加思考的将这些对联的下联写出。不过,到最后一个对联却出的很有水平。

    “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

    看到这个上联,赵如圣怔了怔。

    “公子,这副上联,是朝廷的监察御史文大人出的。目前来过的士子,还没有人能对出来。公子如果能对出来,那就能进入最后一关了。”

    负责这一关的,是一名翰林的儒生。一身儒衣,四十多岁,脸皮白净,颔下留着三缕胡须,流露出很高的修养、学识。

    赵如圣沉默了。

    这高适是前朝大周的礼部尚书,转散骑常侍,进封靖海县侯,时称高常侍。此人留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因写了许多歌颂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事迹,还由此转入军队因功封侯。

    “这文大人是想走高常侍的路,由文转武啊。”赵如圣猜测道。

    赵如圣这段时间醉心武道,文事已经很久没碰了。但他前世是中文系毕业,毕竟有一世的学识放在那里。冥思苦想一阵,终于提笔写下了自已给的下联。

    “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这个对联,是赵如圣根据前世今生都存在的一个人物庄子写的。

    传闻中,这庄子是圣人一级的武者。他所创的大梦仙经乃是由梦证道的武学典籍。

    据说此功可梦中习武,醒来之后梦中所学兼会化作现实。

    此人善文善武,留下莫大的传说。而赵如圣前世也有庄子这么一个人。这人同样由梦出名,梦中他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竟不能分别梦中与现实。

    “不错,不错!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好对子!好对子啊!”

    这位翰林儒生吟唱了一遍,眼中显露出神采来。

    “好对子,好对子!这一关,你过了。想必文大人看到你的下联,应该会非常高兴。我先给他送过去。”

    他此时显得急不可耐,似乎恨不得马上动身。

    “大人去吧。”赵如圣道。

    目送儒生离开后,赵如圣进入了下一关。

    只见门槛上,写着两个字“诗词”。

    赵如圣心中若有所悟。

    这场文试的前几关猜谜,考的是思维敏捷程度,中间考对联,考的是聪慧和粗浅的作诗能力。到了这一关,就是直接考究文学修养了。

    “今年的文试不同凡响。希望下一关,不要太过叨难。”

    赵如圣对文试第一志在必得,可并不好拿。至少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下一关不太好过了。深吸了一口气,走了进去。

    房间很暗,中央有一张木桌,木桌上竖着一只灯笼,用灯罩罩着。木桌的前方,有一面幕布,幕布后一片通亮,黑色的幔布上隐隐映照出一个高瘦的人影。

    那人静静端坐,投射的阴影,散发出一股浩大、方正的味道。

    “赵如圣?”淡淡的声音,透露出一柄执掌生死权柄的威严、气度。

    “是。学生见过大人。”赵如圣低头行了一礼。

    这人投影散发出的气度,说话的威严,都在隐射一个事实,这位主考官位高权重,来头很大。

    “这个房间,你是第一个来的。很好!”幕布上的人影,微微的点头,表示赞赏。

    “这位主考官,不知是朝中的哪位大人。”

    赵如圣沉默不语,心里微微有些紧张。不过前世他自小开始学习唐诗宋词,怎么说也是胸中锦绣文章万万千,可不能露怯。

    “木桌上有笔、墨、砚,你揭去桌上的灯罩吧,这最后一关的题目,灯罩里。”

    “学生领命。”

    赵如圣揭去灯罩,只见木桌上,竖着一个白纸糊的八角灯笼。

    这灯笼分八面,朝着赵如圣的一面,全是空白的。就在揭去灯罩的一刻,这只灯笼底座发出一阵机括声,接着,白纸八角灯就在赵如圣眼中缓缓转动起来。

    赵如圣聚精会神的盯着八角灯笼。第一面灯笼白纸上写一行细瘦体的古篆小字,如水流一般,

    “河边对足舞流萤。”

    看到这一行细瘦的字体,饶是赵如圣心性坚定,这会儿也不禁动摇了一下。

    他想过一关的题目可能会很难,但没想到第一行诗句就是这样。这一行,只要读过书哪怕洗衣女看到河边有孩童嬉戏也可以做出来。

    “这……”赵如圣不解的盯着幕布后那道身影。

    看了一眼幕布后的那道身影,那人一动不动,似乎化成了木雕般,毫无声息。

    “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