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钱昱开始实施此事的时候,亲兵突然来禀报说是在大门口外面,跪着一个自称是从高丽国来的男子要见自己。
钱昱通过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哭述,终于弄明白了他的来历。
这个人是高丽国朝臣郑知常的儿子,他历尽艰辛逃出高丽国来到幽州城,是想让钱昱帮助他报仇雪恨。
安排郑知常的儿子下去洗漱、吃饭以后,钱昱的思绪就飞回了一百多年以前。
钱昱记得当年他自己派遣杨继业攻打高丽国时,那个时候高丽国的君主名字应该是叫王昭。
王昭是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也是高丽太祖王建的第四个儿子,于乾佑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
钱昱对高丽国王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高丽这个地方,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埋藏于高丽地下的那些宝藏。
高丽国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钱昱依稀记得后世储量50多亿吨的茂山铁矿,应该就是位于这个地方。
其实,除去铁矿以外,高丽国铜、金、银、铝、锌等有色金属也不少。
抛开这些因素,高丽国还有一个让钱昱心动的原因,那就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从高丽国去东瀛如果走海路这里将会是最近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公里。
讨伐高丽国的路线钱昱也想好了,从幽州城出发走陆路,中间唯一的麻烦就是需要经过辽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等地方。
为了把这件事情办成,钱昱记得自己还特意向辽皇耶律璟借道。
刚刚通过这个郑知常的儿子叙述,钱昱也大概弄明白了目前高丽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现在的高丽国国王的名字叫王楷,他是公元1122年继位的,由于当时年幼,所以政务就由辅政的外祖父李资谦来处理。
随着王楷一天天的长大,他对位极人臣严重威胁到高丽王权的外祖父李资谦,渐渐地开始心生不满起来。
这种矛盾终于在公元1126年爆发了,王楷欲铲除李资谦及其亲家拓俊京,苦苦思索之下想出了一条离间计。
在成功地离间了李资谦和拓俊京的关系以后,王楷通过拓俊京扳倒了李资谦,翌年又毫不犹豫地除掉拓俊京恢复了王权。
接下来的日子,王楷过的并没有轻松愉快,依旧是惊心动魄提心吊胆。
他所重用的出身西京的和尚妙清与朝臣郑知常等人,极力鼓动他迁都西京,甚至称帝建元北伐金朝,这引起了以金富轼为首的旧贵族的钱粮不满。
王楷害怕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出兵攻打,就派金富轼讨伐妙清、郑知常等人,通过血腥的武力镇压,除去郑知常的儿子逃出来,其他人全部都被杀了。
王楷即位之初,中原形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丽的前宗主国辽国在金兵的攻击下濒临灭亡,金国派习显出使高丽,通报其平定的辽朝州郡,又告知高丽辽天祚帝已经被俘虏了。
宋朝也派遣朝廷信使路允迪、傅墨清二人,带着礼物和宋徽宗御制的诏书和祭文,很快也抵达了高丽国的码头。
宋使提示辽国灭亡了高丽可以回归宋朝恢复册命,王楷以“忧制未终”为由谢绝了宋使的提议。
随后王楷就派郑应文、李侯出使金国奉表称臣,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对王楷如此识时务是非常满意,于是高丽就成为了金国的属国。
高丽国从王建立国以来,就一直是一株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国、金国等大陆国家俯首称臣。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不久,高丽就与其建立了宗藩关系,光、景、成三王均受到了北宋的册封。
公元993年,辽国发动了攻打高丽的战争,高丽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于是就立刻派人前去求和,从此高丽成为了辽国的属国。
辽国在鸭绿江东岸筑保州、修浮桥,对高丽来说这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屡次请求辽国撤毁城桥未获允许后,于是高丽拒绝与辽国展开榷场贸易,并修筑千里长城加以防范。
金国兴起之后,高丽没有应辽国的要求出兵相助,而是于公元1116年停用了辽国的年号,并且于公元1117年夺取了保州后改为义州。
高丽北部直接面临着女真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与高丽约为兄弟之国,并允许高丽占领保州。
高丽向金称臣以后,但是,内部对于同女真的关系却不是铁板一块,以妙清、郑知常为首的人主张北伐金朝,可最后却是被无情地镇压了。
高丽国初期的军事制度十分混乱地方私兵盛行,在高丽定宗时期这一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定宗设置了光军司,以防备辽国入侵为借口对所有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