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 > 第150章 猪哥,该干嘛干嘛去!

第150章 猪哥,该干嘛干嘛去!(1/3)

    

    “诸葛亮?”

    刘备皱着眉头,想了许久,这才斩钉截铁的道“不认识。甄先生,田大人,你们认识吗?”

    甄逸、田丰摇了摇头,“别说认识,听都没听过。”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高声重复道“我叫诸葛亮!诸——葛——亮——,你们不认识?”

    几人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诸葛亮顿时急了,“诸葛孔明,卧龙岗的卧龙先生,你们居然不认识?”

    刘备乐了,“什么诸葛孔明,还卧龙先生,我看,你是猪哥亮。行了,别贫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诸葛亮那个气啊,他自从拜黄承彦为师,跟随他学习机关阵法、治国练兵,到如今已将近十来个年头,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

    连他师父的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徽,声望这么响亮的名士,见了自己第一眼后,都不住的称赞,说“此子灵气氛氲,前程似锦,诸葛之名,必将响彻寰宇。”

    怎么到了这瘪三嘴里,反而一文不值?

    还特么叫自己猪哥亮!

    诸葛亮一张白嫩俏脸涨的通红,恨不得把刘备拽下马车,好好跟他掰扯掰扯。

    其实,这也怨不着刘备。

    原本的三国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的第一次会面,在建安十二年。

    当时,刘备四十多岁,诸葛亮二十七岁。

    如今,才止到建安二年,刘备三十多岁,诸葛亮十七岁。

    一个十七岁的白面小儿,能有多大能耐,敢自称卧龙先生?

    他疯了吧……

    刘备见诸葛亮吭哧吭哧的,显然很不服气,心里也忍不住一阵烦躁,指着他的鼻子,低声恐吓道“小猪哥,一边玩去,别特么找不自在。告诉你,敢耽误刘某人的大事,我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诸葛亮气鼓鼓的,都快哭了。长这么大,别人从来都是夸她、赞他、吹捧他,他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可一看这老瘪三身旁的护卫,个个持刀带枪、身穿披挂,有个听名字应该叫张郃的,更是一员虎将。

    打在石桥镇起,这帮狗东西就不住的向自己师妹瞄来瞄去,显然没安好心。

    而自己,不过带着师父家里的十几名奴仆,以及卧龙岗乡野间的七八家佃户,一帮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打得过啊?

    再加上心爱的师妹在旁,万一这帮歹人真动了坏心思,那岂不是羊入虎口,任人欺凌?

    诸葛亮咬了咬牙,忍了!

    “师妹,咱们走……”

    肤色黝黑、头发焦黄的小师妹,紧紧的跟在诸葛亮身后,可怜兮兮的应了一声,“嗯,师哥,我听你的。”

    走没几步,她一眼瞥见刘备满是嘲弄的目光,顿时心中一紧,拉着诸葛亮的衣襟道“师哥,你,你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在师妹眼里,你永远是最好的,最厉害的。”

    得到了师妹黄月英的肯定,诸葛亮心里总算舒坦了一些。

    他紧紧握着小师妹的手,加快脚步,催促众人疾行,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许都以西,一百里处的襄城县。

    诸葛亮此次入许,和刘备的目的一样,都是想仗着粮食疯涨、奇货可居,带一批谷米过来,好好的赚他一波。

    二人有些不同的是,刘备的粮食是借的,袁绍出人、甄氏出粮、他出力,到许都卖粮,赚的钱三家平分。

    诸葛亮的粮食,是他师父庄园里的陈粮,以及卧龙岗一带,几百户农夫的存货。

    刘备是投机取巧,想要大发敌难财;诸葛亮是为民请命,顺便出来长长见识。

    安顿好众人后,已经在深更半夜,心爱的小师妹早就睡了,诸葛亮闲来无聊,就偷偷出来溜达了一圈。

    可一想起来白天,那老瘪三看向小师妹的轻佻眼神,诸葛亮心里就一阵气愤。

    尤其是这狗东西,居然骂自己是猪哥,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就更加呆不住了……

    思索一番后,诸葛亮便趁着夜色,找到襄城县最大的草场,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草场的掌柜,说道“明天上午时分,会有一个粮队过来,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你帮我准备一批草料,全要最好的上等货,他们来了之后,就帮忙喂喂马,喂喂牛。这时定金,喂的好了,另有重赏!”

    掌柜的一听,来了个大户,急忙脸上堆欢的笑道“公子放心,我现在就去安排,明天他们一到,立马就能用,保管您满意!”

    诸葛亮瞄了一眼,问道“有现成的好草料?”

    “有!您瞧!”

    掌柜的把他带到仓库,一一介绍道“这是最好的牧草,这是最好的干草,这是最好的饲料,这是最好的……”

    诸葛亮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全都要了,不过,可能有些不够。我那商队有一百多匹马,一百十头牛,而且还要再买一些,路上使用。你去其他草场问问,有这等好料,全都拿来,我一发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