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 > 第149章 阿亮,你来啦!

第149章 阿亮,你来啦!(1/2)

    

    年荒三寒四八月,正是青黄不接时。

    如今正在四月,旧米将要吃完,而新谷还未成熟,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仓廪府库,大家所剩的存粮都不多。

    许都的粮价,以往时候,粟米约在二百钱左右一石,偶尔能卖到三百,但不会超过四百。

    大麦、稻谷,也是二百钱左右一石,与粟米持平。

    贵点的,就是黄米,梁米,基本能维持在三百到四百钱一石。

    可自打入了四月,许都粮商里的谷物,一天一个价。

    原本,每石粮食的价格能再原价的基础上,加个二三十钱。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价格涨的也越来越离谱,每石粟米、冬麦,底价二百二十钱,不到五天的功夫,居然涨到了六百。

    六百钱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老百姓最为重要的食物,在几天之内,涨了三倍。

    一时之间,许都突然陷入了一种恐慌。

    因为大家都知道,粮食不多了,很有可能不够吃,这一点,只需看看各自家里的存货就会心知肚明。

    到时候,没有粮食怎么办?难不成举家喝水?饿肚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天下来,曹操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他找到曹德,问道“咱许都缺粮的事,是不是人人都知道了?”

    曹德呵呵两声,看了看一脸天真的曹操,忍不住打趣道“大哥,你自己家有多少东西你会不知道?”

    曹操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我还真不知道。”

    得,白说!

    曹德耐着性子,仔细解释道“你家大业大,不知道也正常。可百姓不同,他们家里就那么点钱,就那么点粮食,能吃到什么时候,该怎么吃,算计的比谁都清楚。”

    “再说了,许都涌入这么多人,咱们又四处招募了这么多农夫,粮食总量不变,人多了,那自然会涨价了。”

    曹操叹了口气,嚷道“这些道理我都懂,我想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把粮价压下去。在这么继续涨,别说百姓,我都快吃不起了。”

    曹德笑道“想压下去,也容易。粮食多了,价格自然就下去了。”

    曹操抬头看了看他,见他一脸的无所谓,心里就有些不高兴。正要出言训斥几句,院外杨修却走了过来。

    “二爷,你找我?”

    曹德点了点头,“算一算许都有多少粮商,派几个人过去,到各处粮商那里收粮,有多少收多少。”

    “行,只是……”

    杨修微微蹙眉,“只是,价格怎么说?现在的粮食,可金贵着呢。他们若是狮子大开口,信不信,敢问咱们要一千一石!”

    曹德双手一摊,“那随便,他哪怕要一万钱一石,你该收照收,反正,我又不给钱。”

    嗯?

    我,我草?

    你这是收粮?你这是抢好吧?

    “二爷,这么做,怕是不合适吧……”

    杨修终究是世家子弟,骨子里高傲,脸皮还是得要的。这等强抢豪夺的事情,他终究做不出来。

    曹德瞪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怎么就不合适了?我是收了他们的粮,是不给钱,可我又不白拿。你就先告诉他们,我以司空府的名义收粮,价格任他们出。一个月之内,若是不能把钱款补上,我双倍赔偿。”

    说罢,他直接从曹操身上摸出来司空府的文书、大印,一发扔给了杨修。

    “他们若不信,你就当面写上借据,签司空府的名字,用司空府的印玺,若是赖账,让他们到司空府告状。”

    杨修捧着大印,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犹豫了片刻,只得独自去了。

    曹德所说的双倍赔偿,自然是赔粮食。收了你一万石,一个月之内结不了账,那就还你两万石。

    这种买卖,说来容易,其实十分凶险。

    曹操一片狐疑,忍不住责备道“你搞什么呀?直接给钱不就行了?还双倍赔偿,你傻了吧?”

    曹德听了之后,一身的无力感,“直接给钱,你哪来的那么多钱?一石粟米六百钱,一万石就是六百万钱,买个二三十万石,就得几个亿,有吗?”

    曹操脸一红,“库里哪有闲钱……”

    曹德顺势将他怀里的荷包顺了过来,在手里晃了晃,“所以说,得用脑子。能省的,就一定要省,能不花钱的,就绝不花钱。”

    他拿着曹操的荷包,出了院落,就在街面上随意溜达,一边观察卖粮囤货的百姓,一边主意新开店面的粮商。

    许都粮价疯涨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冀州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吴,汉中张鲁,就连地处蜀川的刘璋,也早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大伙的立场虽然不同,但对待曹操的态度,确实出奇的一致。

    全都幸灾乐祸!

    从邺城通往洛阳的官道上,意气风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