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嫁皇叔 > 213:你别吓我啊大兄弟

213:你别吓我啊大兄弟(3/4)

着田园风光去庠序听听孩子们的读书声,坐在校外河边的巨石上看着水车将河水汲上来送入水渠灌入田中。

    冬种已经开始了,元朔就发现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鹘州这边的冬种是照着顺序从一边赶往另一边,而不是各家的田地各家种。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一整片田地种完,就能开闸放水浇地,龙骨翻车徐徐转动,浇灌这么一整块地完全不需要很多人力,只需要几个妇人瞧着一垄地灌完水,就堵上这边放开另一个水沟就是。

    这就是沟渠布置合理,流水滚入田中整齐有序带来的好处。

    元朔从来不知道种地还有这样多的讲究,这里的每一个人好像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分工合理有序,就连庄头都不用监工,邑户们兴高采烈扶犁,播种,盖土,浇灌即便是十分辛苦,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

    而且,这里还有播种用的农具也让元朔很好奇,听邑户们说这是顾女郎让人做出来的,播种又快又好,这个叫做镪的播种工具真的是太好用了。

    若是人力播种,费事费力,但是用镪的话,只要用牛在前头拉着,后头只要跟着一个人扶着镪就能播种,随后再有人用驴拖着小石磙压土将麦种埋上就完活儿了。

    太快了。

    太好用了。

    元朔眼睁睁的看着坞堡内外大片的土地,几十头牛拉着几十个镪齐齐播种,听着老农吆喝的赶牛声竟然十分悦耳。

    顾清仪没找到元朔,等她找到人的时候,就看到他看着田里耕牛在发呆。

    “元公子。”顾清仪快步走过来,站在元朔所在的树荫下,这才觉得凉爽了些。

    “女郎怎么来了?”元朔知道最近顾清仪一直往丹坊跑,不知道又在忙什么,他是来修养的,自然不会管闲事。

    顾清仪就道“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就是跟你说一声惠康那边来信了,陛下确实身体不适,不过经过太医用心诊治如今已经康复了。”

    元朔挑眉侧头看着顾女郎,“这倒真是个好消息。”

    顾清仪也觉得是,小皇帝虽然总爱给皇叔添堵,但是皇叔在外征战,小皇帝在惠康还是安稳无事的好。

    之前小皇帝生病的事情元朔也参与讨论了,现在知道结果了,顾清仪自然要来告知一声。

    “种地这么好看?”顾清仪看着元朔目不转睛的样子笑着问道。

    “听人说镪是女郎让人做出来的?”

    顾清仪点头,“我也是听人说过,又跟有经验的老农请教,这才琢磨出来,种地多辛苦,费事费力费人工,有了这些农具不仅能让人轻松,而且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种出翻倍的土地,这也是好事。”

    “听闻还有伴种机?”

    “种子种到地里,若是不拌一下,就会被虫子吃掉蛀蚀。拌种时加入少量的砒霜、草木灰常见的一些中药能防虫,出苗也会更多。”顾清仪笑着说道,自己也找了个平坦的石头坐下。

    元朔实在是想不明白,顾女郎一个女子怎么这么喜欢做这些事情,好像她懂的东西很多,喜好涉猎也广,你根本无法去猜测她会做出什么东西来。

    “文举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这些农具女郎可愿意让我送回东海?”元朔诚心诚意的问道。

    这些东西是顾女郎造出来的,元朔要用自然要得到她的首肯。

    “当然可以。”顾清仪笑着说道。

    元朔一愣,他的话还没说完呢,他还没跟顾女郎谈条件这就答应了?

    对上元朔惊愕的神色,顾清仪一乐,“元公子很意外吗?这是与民有利的事情,东海郡与并州素无仇怨,且元公子在襄垣出了大力,于情于理我都不会拒绝。”

    “女郎大义,是我狭隘了,惭愧。”元朔叹口气说道。

    “你这话说的我都不好意思接了,我虽然从未去过东海郡,但是听郑大哥说东海郡百姓安居乐业,少有战事波及,可见元家治理有方。元公子为民请命,惠及一方,清仪又岂能因一己私利拒绝?”

    元朔哈哈一笑,“女郎说得对,痛快。”

    顾女郎这话说的很清楚,她能答应一来是因为他元朔对鹘州有贡献,二来是因为东海与顾家没有交恶,三来是因为元家在地方治理有方惠及百姓。

    思虑周全,没有盲目仁义,没有盲目施恩,也没有盲目的赚取名声,真是个理智清醒却又让人佩服的人。

    “龙骨翻车的图纸元公子也可以拿走一份。”

    “这个就不用了,东海也有此物了。”

    顾清仪点头,看着远处劳作的邑户,道“我打算过些日子忙完播种就建造水锥与水磨,如此邑户们磨米磨面就能轻松很多了。”

    元朔……

    “这个东西好像有。”元朔好似在东海见过,但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他以前哪里对农事上过心。

    “是有,但是只是比较简单的石磨,我想的这种复杂一些,一个水轮能带动几个石磨同时转动,叫做水转连机磨。这种水磨水轮高又宽,立轮式样,轮轴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