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君临天下 > 第八百一十二章功高震主(二)

第八百一十二章功高震主(二)(1/2)

    故此,诸葛亮才会决定先推倒一个能站住脚,保持不败的地方.

    在跟对方谈判,有其凭借,又有一定的筹码,这样才能成功.

    而剑阁乃是通往蜀中的雄关,其险峻,完善就不用说了.

    而且,从汉中通往蜀中,大军而行,也就这么一个通道.

    虽然蜀中栈道那么一条小路,可诸葛亮却巴不得幽州军从那走呢.

    栈道.

    又称阁道.

    那可不是什么坦途.

    乃是一条通行于悬崖峭壁,道路悬于半空的通道.

    几乎全都是在崖壁之上,横向凿孔,一般口宽十分,长二十分,深五十分,用以插入粗木梁,间距约为三步,并下加斜撑.

    而后,梁上再铺上厚木扳,又于路之旁侧,加构铁链,木拦防护.

    道路可为狭窄.

    而蜀中栈道,尤为其中之最.

    自关中越秦岭,沿汉水而至蜀中的栈道.

    那都是盘曲与峭壁之上.

    住来二者相遇,均须侧身慎行.

    而那峭壁临水,中无遮闭,若幽州大军敢从此而过,必如盘蛇绕山,一览无遗.

    到时候,单需一小卒,持火把,见其颜面,笑而燃之,虽百万大军,均可付之一炬.

    诸葛亮,对那蜀中栈道,那可是放心的很.

    而除了栈道.

    蜀中群山环绕,也就只有剑阁这么一条通道可以大军前进了.

    只要守住了剑阁,就可保西蜀无失.

    也就可以与那幽州军平分秋色,了.

    而那汉中的所有存粮,也全都被诸葛亮给烧了.

    幽州军没有所获,其补给只能靠后方支援,如此大的补给量,那幽州即使是财大气出,也不可能支持太长时间的.

    而至于汉中的得失,诸葛亮也是一点不惋惜的.

    来得容易,去得轻松.

    反正如今汉中的重地汉中已经落入幽州军的手里,阳平关也被人家幽州军给占领了,汉中半壁都落入了幽州军的手里,再守着这么一点地方,那也没什么意思了.

    而且,如今不是有人在孙权耳边说自己功劳太大嘛.

    如此减轻一些功劳,正好也能平息一些.

    也是一句数得.

    故此,诸葛亮思虑妥当,才会做出了这么一个决断.

    诸葛亮在军中,那可是一言堂,而虞翻和庞统如今也觉得诸葛亮说得在理.

    当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诸葛亮立即在巴中整军,全面撒退回剑阁据守.

    这该带,诸葛亮是全都带了,百姓,粮草,物资,那是一个都不能少,马超,以及那些幽州军的俘虏,那更是重中之重,而凡是不能带走的,那也全都付之一炬,绝对是坚壁清野,不给幽州军留下任何的物资.

    这一切,全都在诸葛亮周密的操控下,忙而不乱的进行着.

    可诸葛亮在亲历亲为的情况下,又在百姓之中听到一个差点让诸葛亮吐血的传闻.

    张任死了.

    当然了,如果单单是光听到张任死了.

    诸葛亮也许会有些思念,哀痛.

    但诸葛亮也只会哀悼一番,决不会有吐血的感觉.

    可百姓中的传闻,却不仅仅是传闻张任死了.

    而是在感叹张任是为了忠义死的.

    都在赞叹张任是一个忠义无比的汉子,英雄!当然了,如果还只是如此,诸葛亮也只会盛赞张任的忠义.

    并会大肆宣扬此事,依此为表率,激励全军的士气.

    可问题是,这个传闻之中的张任,他所忠义的对象,千不该,万不该,无论如何,不应该是他诸葛亮啊.

    诸葛亮本身乃是孙权手下军师,并不是什么诸侯,这张任对诸葛亮效得是哪门子的忠义.

    何况,诸葛亮以文臣领武.

    已经是权力没有限制如今在传闻蜀中顶尖大将向诸葛亮效忠,那不就是和实诸葛亮私养死士,结交党羽,意图不轨.

    又是什么而诸葛亮如今又得虞翻提点,知道自己正处在风浪口上,本身的是非就够多的了.

    现在再听到这么一个传闻,又岂能没有吐血的感觉第五百五十一回551:551:挥泪斩刘磐长风飘飘,日月无言.

    诸葛亮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难道诸葛亮还能自己向孙权他们解释张任效忠的对象不是自己吗要是那样,那和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有什么区别而且,那些老百姓盛赞张任忠义.

    也设涉及到别的,更没有想到别的,若是下令他们禁言.

    那不更成了做贼心虚,画蛇添足了吗故此,诸葛亮虽然明知这是对方使得诡计,却依然只能打落

    <ter></ter>

    牙齿往肚里咽,生生忍下这口气.

    如此可见,诸葛亮的养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