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君临天下 > 第七百九十七章庞统献策

第七百九十七章庞统献策(1/2)

    虞翻领军赶往祁山接应诸葛亮,半路上就得到了汉中有幽州军入侵的战报.

    虞翻当即改道汉中.

    虞翻的军事素养和直觉,那也是相当出色的.

    虞翻非常清楚,那诸葛亮在祁山,即使没有自己的支援,短时间内,那也不见得有什么风险.

    可汉中则不然.

    汉中原本就是新得之地,人心不稳,而且张鲁在当地也是很有影响的,若是有敌军在此骚扰,而不能有效镇压的话,那汉中肯定会有所闪夫.

    而汉中若是又夫,不仅诸葛亮在祁山得不到汉中历年存粮的供给.

    就是从蜀地给诸葛亮地大军进行补给,那也会把粮道暴露在敌军的视线之下,其危机,犹如把咽喉置于敌人之手.

    故此,虞翻没二话的就改道汉中,经巴中而至汉中.

    可虞翻为了安抚汉中的人心,在前往汉中之时,先一步的派人骑快马通知了留守在汉中得杨松.

    让其放心固守,大军很快就会来此救援.

    但是,虞翻料得了军情,却没想到那杨松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专会迎合上意,却很少以大局为重.

    先前,那杨松原本在张飞他们四处骚扰的时侯,那还吓得龟缩不出,不敢有任何的异动,生怕自己有个什么闪夫.

    最厉害的时候,杨松甚至有过干脆再次反水,该投刘恒的打算,可张鲁的一家老小那可是杨松亲手断送的.

    那马超既然拿了张鲁得手谕,印信前来接受汉中,足可见张鲁已经在刘恒那里站住了脚,杨松实在是没有投向刘恒的去路.

    当然了,这也是诸葛亮放心杨松这个无能之辈镇守汉中得原因所在.

    毕竟汉中属于后方,不会直接受到攻击,主将无能.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重要的就是能够放心.

    这杨松亲手断绝了所有的后路,不可能再次投靠刘恒了.

    这就足够诸葛亮放心地了.

    何况,就杨松这么一个无能之辈,就算有什么异动,反手之间也可再次拿下,反倒可以名正言顺的顺应了民愿,把杨松这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完全去除掉.

    可是,就连诸葛亮也没想到的是.

    杨松这么一个无能之辈.

    其实还是很有才华的.

    那杨松能得到张鲁的信任,如果不能为张鲁分忧,把张鲁交待的那些事情办的妥妥当当,张鲁又凭什么宠信他杨松而且.

    杨松在张鲁手底下,在那种政教合一地环境下.

    还能笼络住一批人手,结为朋党.

    没有一定地政治手腕,又如何能够办到故此,此次杨松在镇守汉中得时候,把诸葛亮的后勒,管的那是妥妥当当.

    分站运输,川流不息,让诸葛亮远在祁山的大营,没有丝毫地军粮困惑.

    即使是在杨松被张飞吓得最害怕的时候,杨松在断定自己没有退路地情况下,那也是没有让军粮的补给出现任何地差错.

    更以亲信打着军粮运送,乃是军国重事,运粮期间不得与外界沟通,避免走路运送军粮的任何消息为由,愣是断绝了往返辎重兵得知汉中消息的渠道.

    很是给诸葛亮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而虞翻的这封信,也照样再次激励了杨松.

    那杨松可是本地人,一看虞翻得信报,就知道虞翻得大军,还有多长时间就可到达.

    在得到这几日得到的消息,那在汉中骚扰得敌军人数并不太多.

    杨松当即动了心思,认为自转,是自己立功表现得机会到没别的,这就是小人得心思,那杨松虽是被诸降的,可诸葛亮的上面却还有着孙权.

    水大漫不过船.

    杨松在诸葛亮的手底下,表现的再好,那也不可能起过诸葛亮去.

    有什么好,那都得先是诸葛亮的,然后才是他.

    而如今,诸葛亮远在祁山,汉中却由于诸葛亮的布防不慎,出现漏洞,让敌军给钻了进来.

    造成了那么大的隐患.

    如今孙权亲临救援,如果在这个时节露上一小手,那绝对能在孙权面前留下深刻印来.

    凭着此等机缘,杨松琢磨着,等他见了孙权之后,凭着这种功劳,再加上他的迎合之道.

    绝对能在孙权面前再次成为新宠.

    表现得好,甚至于就此压过诸葛亮去.

    于是,杨松谁也没告颂的,直接命令心腹把那个…信使给杀了,愣装没收到虞翻的信件,同时派出大军前去围剿张飞,并再次上书,陈述自己是如何的忠勇,面对危

    <ter></ter>

    机临危不惧,奋起兵马平乱,誓死要给吴侯守住汉中.

    杨松这样做,看似有些冒险,实则一点也没冒险,那信使虽然快马加鞭,可那虞翻也是紧随其后,汉中的这点地盘,杨松清楚地很,早就由信使的言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