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君临天下 > 第七百五十七章孙权得荆南

第七百五十七章孙权得荆南(1/3)

    刘恒高兴的向徐庶说道:“元直.

    你来咱们幽州时日尚短.

    有些地方,你可能还尚未了解.

    不过,这也不怪你.

    咱们大汉向来乃是以农立国,重农抑商.

    如此,这就难免有所偏差.

    那些吞并了大量土地的世家豪族,更是可以藏纳大量佃户,部曲,称霸一方,进而成为国家的不安定因素.

    可咱们幽州如今却乃是以农业为根本,以工商为血脉,以知识为灵魂.

    那些家有余财者.

    皆都可以把钱财投资在工商之上.

    其所得之利.

    甚至要远远多于投资土地务农之道.

    世家豪族,更是可以此为根基发展生存下去.

    如此,他们获利颇丰,也不会与咱们为敌.

    而他们所世代累积所获得的积蓄.

    那也不过是众多的财物,而不是人力,故此,对国家的稳定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如此,元直可明白”

    “嗡——”

    又是一次观念的冲击.

    徐庶脑袋又是一片混乱.

    如此按着刘恒的说法,确实是不会有什么土地争夺的问题了.

    毕竟普通的世家望族,所希望获得地也不过是财富而已.

    聚集更多地附庸,意欲谋反.

    那绝对是在少数,就算因此被消灭了,那也不足为过,更不会引起什么不良的反应.

    但是,这种方法.

    岂不是又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徐庶鬓角流汗的说道:“大王.

    以农立国.

    乃是千秋之本见.

    商人性薄,见利而忘义.

    而世人又多贪利.

    见小利而争相趋附.

    这必将动摇农之根本.

    国无粮则必乱.

    那时节,其产生地危害.

    恐要更甚于世家望族之害.”

    “嘿嘿.

    元直此虑,虽有所见.

    终是不全.

    所谓:同行向争.

    商人倾扎.

    更是激烈.

    这就如同天道循环,日月圆缺一样.

    这都是定理.

    行商的人多了,其获得利益必然减少,务农的人少了,其获得利益必然提高.

    世人趋利,也不过是在两者间奔走,维持平衡耳.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引导这种平衡.

    维持这种规律.

    国家的储备存粮,以及储备货金,皆是如此用.

    而土地国有,禁止了土地买卖.

    也可为那些趋利从商的人留下最后的生存资本,使其不会流离失所,一无所有,进而艇而走险.”

    “何况,工商之道,打工跑腿者众,坐享其利者少,这些最底层的工商业者,比之务农,也强不上几分,这种平衡的作用,也就更加得明显.

    而至于元直所说,商人性薄,见利而忘义,更不过是一种偏见.

    岂不闻,仗义每多屠狗辈.

    须知:这商人经商,若无诚信,那也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地.

    更为同业者所挤弃.

    而若是国之不强,在外行商之人所受待遇,更是惨不可言.

    如此,商人又怎么会不顾全国家的利益越是大商人,他与咱们国家的利益关系,越是紧密一致.

    不会被人收买.

    而那些会被人收买的小商人,对咱们也是影响不大的.

    而且,那些小人,即使他不是商人,也一样会被收买地.”

    刘恒兴致昂昂地向徐庶解说道.

    这又是让徐庶大吃一惊的新理论.

    徐庶随后又向刘恒提问,刘恒也随即又对徐庶解答.

    渐渐的,遂演变成徐庶在向刘恒不断地请教了.

    这两人一个求知欲大发,欲求不满.

    一个是自从和杨阜,刘晔,郭嘉他们完善讨论,妥协之后,就在没和别人说过,此时也是不吐不快.

    当然了,这也有点贼不打,三年自招的意思.

    刘恒憋了这些话,可不知三年了.

    这俩人是越谈,越投机:,兴奋.

    直到典韦在外面说道:“大王.

    天色已经不早了.

    大王是不是摆下饭菜,与徐先生边”

    屋内二人这才惊觉已经谈了那么长地时间了.

    刘命人摆下酒宴,请徐庶吃饭.

    徐庶这回是彻底的服气了.

    大王乃是天人也.

    刚才那一阵徐庶越,越多.

    而大王刘恒却又一幅妙算在握,均有对策的样子.

    实在是让徐庶感到万分的敬服.

    同时也觉得自己知识的大大贫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