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君临天下 > 第七百四十八章结交马良

第七百四十八章结交马良(2/3)

臣治吏,以吏治民.

    从而形成一个稳定无比的天下.

    使之万众所归.

    但是,秦王殿下的所行的法度却颠覆了这一点,臣与吏与民,皆相等.

    虽短时可讨好百姓,无所忧患,可长久下去.

    上下无所别,民心必骄.

    政令必然也不通畅.

    <ter></ter>

    政令不通,乃乱世前奏.

    再加上那个…秦王殿下把土地进归为国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家族,也必然会有所不满.

    当秦王殿下不在之时,无人可以镇压这种不满.

    乱世不起,又在何时”

    马良闻听诸葛亮所言,对诸葛亮更是佩服.

    诸葛亮果然有大智慧,竟然能看出这细微之处的不足.

    不过,马良敬佩过后,却又不禁有几分迷惑.

    十分不解的向诸葛亮问道:“兄长,那您因何不把此事向那秦王殿下言及呢以那秦王殿下的智慧,以及其报纸上对兄长的看重,应该能听得进兄长所言吧.”

    诸葛亮摇头道:“军国之策,乃国之大事.

    轻易改之不得.

    如今,秦王殿下羽翼早成,即使是愚兄去保那秦王殿下,也万万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其首辅.

    若以某初来乍到之资,冒然向秦王殿下言及此事,断不会轻易改变秦王殿下的想法.

    反倒会因为标新立异,遭到秦王殿下的反感,同时也引起其臣下的不满.

    而若是行之日久,党派得利者越重,改变国策所触及的强权者越多.

    那也就更不可能改变既定之国策了.

    如此,此事终究不可改变.

    我去之何意”

    马良听后,觉得有理.

    如今这个秦王殿下确实是羽翼早成.

    身边亲信者众多,那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人,更是誉满天下.

    而那蔡邕,管宁,更是天下士林的魁首大家.

    那秦王殿下即使是在如何的听闻过诸葛亮的名号,那也万万不可能在诸葛亮初来乍到的时候,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完全相信的.

    而既然那秦王殿下的国策都已经实行了这么多年,秦王殿下的那些手下都没有反对,那诸葛亮冒然进策,那也是断不会被采纳的.

    于是,马良也就对诸葛亮更加得钦佩.

    这诸葛亮真是了不得.

    对天下无意之事.

    虽高官厚禄而不动心.

    真乃君子也.

    不过马良还是有一事不明,觉得奇怪,遂向诸葛亮问道:“兄长.

    那秦王殿下乃是当世豪杰.

    其手下更不凡智者.

    他因何会行此不智之策”

    诸葛亮正色言道:“贤弟.

    那秦王殿下非是不智.

    实乃是才智过分超人,信心极度膨胀,故此才妄想人定胜天所造成的.

    以我观那秦王殿下所行之国策,应是那秦王殿下看现今的皇权不稳.

    乃片面的断定是地方势力过强所造成的.

    故此,那秦王殿下才想一举把天下所有的豪族全部削弱,以此来达到皇权强盛无比,以此稳定天下,进而享受千秋万世的太平.

    此等思维,乃是他皇族根本利益膨胀的体现.

    故此,远非旁人可以劝得.

    只可惜,天下万民.

    有愚有智,优良不一.

    这就必将产生富贵贫贱.

    而优异者,也必然会吸引愚笨者依附.

    此乃天道,非人力可扭转.

    秦王殿下不思安抚民之秀者,反而妄想将之削弱,此亦乃逆天而行.

    迟早必将引起天下秀民地反抗.

    那秦王殿下千秋万代太平盛世的想法是万万不会成功的.

    即使那秦王殿下武勇过人,能够压住一世,可也决不会长远.

    反而更因为那秦王殿下的这种思想的流传,造成其他信心膨胀者群起而效仿.

    进而造成更多的乱世存在.

    须知,能行王霸之业者.

    无一不是极度自信者和实力超群者.

    若有秦王殿下之先例.

    效仿者之众,可想而知.

    此实乃万民之不幸也.”

    诸葛亮这番话,说的马良动容不已.

    马良激动地向诸葛亮说道:“兄长.

    这秦王殿下实乃是天下之大患.

    兄长之大能,何不起而制之小弟代天下万民乞请兄长了.”

    说着,马良就要给诸葛亮行大礼.

    诸葛亮急忙拦住马良说道:“贤弟且住.

    实不相瞒.

    愚兄此次走访荆州,正是为了此事.

    只可惜,荆州之士子,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