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又有外患.
自己倾江东之力,与之对敌,应有一搏之力.
而这时,诸葛亮再次言道:“那幽州的刘恒,其志向非某所能及也,也非天下人所能及也.
然,其志向却过于理想化,虽然此时尚且不显,但行政之上,危机处处,密布其中.
稍有差池,立时土崩瓦解.
即使是除了山人在没有他人看出其中的奥妙,并在那刘恒的大势之下,安定了天下,但刘恒百年之后,其危机必然显现,到时候,天下仍然陷于混乱.
百姓仍然受苦.
山人辅之何益何况,即使是山人愿辅之.
敢行此变革激进之政,那也必是一个偏激执拗之人.
山人直言劝告,其未必肯听.
徒惹杀身之祸耳.
还不如逍遥山林,来的快活.”
孙权闻言大喜,此时的孙权,首怕曹操大举进犯.
再怕那刘恒果然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
即使是战败了曹操也挡不住刘恒一统,平白的为他人做了嫁衣.
如今这两人在诸葛亮的分析下,都各有缺点,那诸葛亮应当有足够的实力为自己出谋划策,抵挡那曹操,以及其后的刘恒.
孙权当即站起身来,一躬到地的说道:“先生.
仲谋不才,江东也是颇基业.
唯缺高人指点耳.
当今乱世.
仲谋也有意与之争锋,佑一方的百姓,成万世的基业.
先生高才,若肯指教.
仲谋愿以师侍之.
江东上下,以先生为谋主.
请先生助我.”
第四百八十五回485:485:刘恒的死穴“山人久乐山水,懒于应世.
不能应命.
还请贤侯见谅.”
诸葛亮见孙权拜请,急忙避让说道.
孙权再次拜请道:“先生不出.
黎民苦矣.
先生就忍见那曹操雄起,荼毒苍生就忍见那刘恒称霸,百年之后,刀兵再起还望先生惹悲,救天下人于水火.”
孙权言之切切,眼角都已经有些湿润.
悲天悯人之情,感怀天地.
诸葛亮也受其诚意感动,躬身说道:“既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孙权大喜,急忙命吕蒙,徐盛等人把带来的那些金银布匹等等礼物呈上.
诸葛亮坚辞不受.
孙权在一旁劝道:“先生,此非聘大贤之礼,乃表权之寸心耳.”
诸葛亮这才收下.
此时众人皆是一家,再次相谈,其乐融融.
当天晚上,孙权等一行人就先落宿于诸葛亮的草庐之中.
孙权也再次向诸葛亮询问今后的治国之策.
诸葛亮微笑说道:“自黄巾叛乱,董晃造逆以来,天下英豪并起.
刘恒以商人之身,崛起于幽州,此亦天时,也亦人谋也.
然,刘恒此时雄踞黄河以北,中有草曹相隔.
与主公相去甚远.
主公可暂不理会.
当务之急,乃在曹操.
那曹操转战南北,以微弱之势,打下如今这幅局面.
兵马韬略,非常人所及.
今又有雄兵数十万,挟天子以令诸侯.
持掌朝廷之大义,诚不可与争锋.
勉强为之,那也会两百俱伤,徒为他人做嫁衣,让那刘恒得其渔人之利.”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