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中哼了几分爱惜.
觉得诸葛圭倒也不是搪塞自己.
曹操向诸葛瑾问道:“贤侄,当今乱世,若汝之为相.
何以治之”
诸葛瑾稍作沉思的说道:“为相者,对上,当辅以君王处理国家之大事,顺应天时,考虑各种天灾人祸.
对下,当使士大夫各司其职,无哨偏差.
对内,当让民心归附,亲如一家.
对外,要威压,抚顺各路诸侯和番邦,使其无有反叛之心.”
“好.
说的好.”
曹操高兴的说道.
随后,曹操又问了诸葛瑾几个问题,诸葛瑾也是对答如流.
曹操万分满意的把诸葛谨给带走.
同时让诸葛圭一得到诸葛亮的消息,
<ter></ter>
立刻.
上报,并让其入朝为官.
诸葛圭那是满口的答应.
可是等曹操走了之后.
诸葛圭插去了额头的汗水.
心中暗暗的笑道:曹操啊,曹操.
世人皆说你性本多疑,无法哄骗.
原来也不过如此.
难道你就不知道时局未明之时,倾全家族之力,辅佐一人,是多么的危险吗可诸葛圭暗笑过后,心中又有些发恨:可恨那个…孽子不听铬.
天下掉下来的名声,他竟然不要,偏说什么辅佐刘恒和曹操皆不能成其谋主,不愿后,躲了出去.
如若不然,他任选一人,岂不妙哉.
那时我再让我那孝顺的大儿子辅佐另一人,到时候,无论天下归谁,我诸葛一族,皆能昌盛下去.
如今到好,只能指望钧儿长大成才,再看造化了.
也不知这天下的动荡,会不会延续到那个时候.
而就在诸葛圭叹息的时候,孙权也领人到了荆州书院.
只可惜,诸葛亮恰好不在.
颇令孙权感到一些失望.
然而,孙权见到水镜先生之后,那心恃又好转了许多.
那水镜先生不愧是一代宗师.
说话那就是一言九鼎.
既然先前答应了孙权,而现在孙策又已经取得了江东,江东的绝对控制权.
立马一点锋不打得应承了孙权,今后要对其绝对支持,凡哨从荆州书院毕业的,他都会一律推荐拾孙家.
孙权大为高兴.
随即向水镜先芒请教道:“先生.
家兄统一江东之后,欲争霸天下,吞曹操而抗刘恒.
我以为不妥,恐其为刘恒作嫁尔.
然,家兄执意如此,不听我之劝说.
先生有何以教我”
水镜先生轻声叹道:“夫战者.
重战略,重战术.
原本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无分轻重.
战略完善,战术不当,所用非人,累败之下.
再好的战略,那也起不到任何得作用.
无非是纸上江山,水中皓月.
同理,战术过人,战略错误,那也会导致后续乏力.
再高明的战术,那也难以扭转全局的不利.
故此,此二者皆不可过偏.
而今,你之兄长,接连胜利,皆是以战术扭转了全局的不利.
偏执一方,在所难免.
此乃信念,非不经教训,无以扭转.
若连你这个弟弟,他最亲信的人,都劝他不听.
旁人就更无法劝之了.
况且,你兄信心所在,若是你真把他说的动摇了,今后他行事,信心全无,也非善事.”
“啊怎么会如此”
孙权闻言有些错愣.
稍后,又像水镜先生问道:“那敢问先生,我家兄长之策,可有取胜之机”
水镜先生摇了摇头说道:“重战术者,累百战之功,扭转乾坤.
除了他自身战无不胜之外,还要对方在其他的战场不能有太大的优势.
而当你宗兄长与曹操争霸之时,那幽州的刘恒,却在休养生息.
此消彼长,再加上那刘恒的手下也非庸才,战术应用上,也不见得逊于你们孙家.
到时候,失败.
那也是在所难免.”
“啊.
先生,你我如今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先生可有何良策,扭此乾坤”
孙权诚恳地请教道.
“咳!可惜你非是孙家之长,纵有良策,也是枉然.”
水镜先生摇了摇头叹息道.
这个话题不是孙权乐意交谈的.
而既然水镜先生也对此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