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楼野心家 > 第138章 意外之喜

第138章 意外之喜(1/2)

    会试的考试也分三场。

    首场二月初九,次场二月十二,第三场二月十五。

    因为是半夜入场,住在城外进不了城门。所以在初八的时候,贾瑞、胡杏山、马福山、陈文祥四人,就到贾瑞家住下。以便于及时赶到考场。

    为了表示对贾瑞的支持,也为了显示贾府的好客之道,老祖宗特意叮嘱,给他们四人准备了行李和膳食,还叫郑好时特意准备了车辆,送几个人到贡院考试。

    到达贡院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声鼎沸,远远看上去,黑压压一片。

    这场科举,考生足有两千多人。

    按照往年的惯例,录取比例大概在二十比一左右。

    当然,录取的名额由皇上临时决定。

    历年以来的数量,每年都在二百人左右,最少的也有一百多人,最多的一年,甚至达到四百来人。

    更鼓响起,子时到了,开始唱名入场。

    照例是一番严格检查,贾瑞进了考场。

    胡杏山几个人,在入场的时候就各自走散,各就各位。

    进场之后就到了各自的号房,彼此也见不到。

    这一次陈文祥没有向贾瑞推销他的作弊方法,临考前几天,陈文祥也一直在馒头作坊里面,没有单独行动。贾瑞也不知道他是否做成了生意。

    不过,陈文祥动不动就跟胡杏山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贾瑞估计,这一次胡杏山大概还会作弊。

    他对胡杏山的印象不错,此时也暗暗祝福,他别被人抓到。

    马福山是乡试解元,学问很不错,贾瑞估计,他中第的问题不大。

    陈文祥即使不中,皇上也会赏给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虚衔。

    九十八岁了,当官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没有必要冒险作弊。

    胡杏山学问一般,乡试的时候就作弊。如果正常考试,中第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即使作弊,他也未必能中,因为押中题目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夹带了一些资料进来,也未必能用得上。

    至于贾瑞自己,则在两可之间。

    他的基本功还不错,就看运气和临场发挥。

    二月的夜晚,天气还很冷。号房里也没有取暖措施。贾瑞尽管穿了不少,还是瑟瑟发抖。

    点着了蜡烛之后,把两块木板并到一起,铺上被褥,也不脱衣服,就开始睡觉。

    天气冷,加上一路上折腾,也没有睡意,就只好苦苦挨着。

    入场的时候,已经把试卷和草纸发了下来,但此时试题还没有出来,也只能耐心等待。

    也有考生心大,很快就睡着了。贾瑞隔壁号的一个家伙,呼噜打得震天响,闹的贾瑞烦躁不安。

    过去推醒他,好了一阵,没一会儿呼噜就又响了起来。

    唉,算了,都不容易。

    贾瑞只好把被子蒙上。

    迷迷糊糊到了卯时正,一阵鼓响,考试正式开始。

    此时天还没大亮,各个号房里面纷纷点起了蜡烛。

    巡考官和兵丁在板子上举着试题,在号房中间来回走动,考生们纷纷记下了试题,开始答卷。

    这一场考试内容,主要是史论。

    用历史上的一些事实,进行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共五道题,每道题要求四百字以上。

    第一道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这里的“周”指的是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朝,“唐”,自然就是唐朝。

    “内”,指的是朝廷,“外”指的是地方。

    “秦,魏”,指的就是战国时代的秦国和魏国。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论述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加上“轻重”,就具体为藩镇问题。

    意思是唐朝藩镇割据,地方权力大,朝廷权力小。

    秦国和魏国地方权力小,朝廷权力大。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就着这个思路,进行论证。

    第二道论述题是“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用之以罢西戎。中行说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这是一道平戎题,也就是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论述题。

    第三题是“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里的“申”,指的是申不害。

    “商”,指的是商鞅。

    这是一道论述变法的题目。

    第四题是“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予私第见客”论。

    意思是裴度给宰相上了一个折子,为了招揽人才,请允许他在家里见这些客人。

    这是一道举贤题。

    第五题是“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这是一道论述以夷制夷的题目。

    试题一出来,举子们立刻议论纷纷。

    “啊?怎么出这样的题目?不应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