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吐蕃签到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第十八章 万国朝贺,诸国入唐!(求鲜花,求票)

第十八章 万国朝贺,诸国入唐!(求鲜花,求票)(1/2)

    又过一日。

    秦牧安排好了朝政。

    三公皆留守京师。

    张居正替君执政,掌管全局。

    李存孝、魏忠贤、禄东赞随自己出使大唐。

    名义上的吐蕃特使团已经集结完毕。

    禄东赞为正使,李存孝为名义上的副使,实际则为秦牧的贴身侍卫。

    李存孝力大无穷,武艺超绝,有万夫不挡之勇,堪比当世李元霸。

    有他在,吐蕃特使团自然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千名白马义从相随,安全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秦牧则是混在特使团当中,穿上了吐蕃最普通常见的衣物,戴上一顶棕色的毡帽。

    为掩人耳目,秦牧还给自己贴了一撮小胡子,看上去还真有那么点异域风情的味道。

    这番操作直接让房玄龄看傻了。

    见过会玩的,没见过这么会玩的!

    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混入使团当中。

    而且那身穿着打扮,甚至连房玄龄都差点没认出来。

    “陛下,你这是何意?”

    房玄龄上下打量了秦牧一番,眼神中满是困惑不解。

    他亲眼目睹了秦牧登基称帝的全过程,自然不能再称呼为大王,必须要称秦牧为陛下了。

    “孤与房相相交之日虽短,却也有不舍之情。孤已决定,亲自送房相回长安!”

    秦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呸!

    鬼才相信你的话!

    房玄龄嘴角直抽抽,不停的翻着白眼。

    当老夫是三岁小孩呢?

    这小子诡计多端,不知道哪句话是真是假,谁知道他去长安干什么?

    不过房玄龄倒是想通了一件事。

    秦牧为何让自己隐瞒一个月吐蕃境内发生的大事。

    若是自己提前将秦牧在吐蕃登基称帝的事情说出来,那么禄东赞出使大唐便会成为泡影。

    好小子!

    当真是好算计!

    老夫竟然着了你的道。

    房玄龄咬牙切齿的瞪着秦牧。

    他向来以谋略著称,也以谋略自傲,可没想到竟然在一个小小少年的身上栽了跟头。

    真是不服老不行了啊!

    除此之外。

    房玄龄的心里还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总觉得自己像是坠入无底的深渊里面。

    秦牧去长安究竟想要干什么?

    他的目的何在?

    老夫的承诺究竟是对还是错?

    房玄龄有些不知所措了。

    “好了,房相,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秦牧大气的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转身走进自己专属的豪华马车里。

    “唉!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房玄龄叹了口气,无奈的回到自己的马车里。

    ……

    大唐,长安城。

    车水马龙,人潮如流。

    富庶繁华程度更胜以往。

    经过秦牧那篇奇文的指导,大唐如今已经实现了其中大部分的技术。

    精盐已经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曲辕犁也已经推广到了千千万万的农户手上。

    人们食用精盐之后,体质越来越好,生产力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曲辕犁的出现,大唐的粮食产量几乎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贞观盛世似乎已经有了苗头。

    许多周边的小国也纷纷遣使入唐,一则是为了邻国友好,二则是为了想学**唐的先进经验。

    一时间。

    长安城盛况空前。

    皇宫,太极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近日吐谷浑、高昌、甚至突厥等西域诸国,感念我大唐贞观盛世,皆派使团赴长安观摩朝贺,不日内将会陆续抵达长安。”

    长孙无忌喜笑颜开的向李二禀报。

    大殿内一片沸腾。

    “好啊!我大唐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哈哈哈,多亏了咱们陛下英明神武,这几年立志改革,发展技术,才让咱大唐发展的如此迅猛。”

    “说到底,还是赵国公的世子才华卓著,写出那篇千古奇文,否则咱们大唐的生产力怎么可能提升如此之快?”

    “是啊,是啊……”

    阵阵赞叹声响起,长孙无忌心里真是美极了。

    自从秦牧写的那篇奇文被他儿子据为己有后,长孙家族便开始声名鹊起。

    长孙冲平步青云,一跃成为朝廷三品大员!

    而他长孙无忌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在民间,长孙冲也早已被捧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称他为以一己之力改变大唐的绝世少年,什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等。

    无数的富家小姐倾心于这位“天才少年”,一个个立誓非他不嫁。

    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