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八百里加急!快去禀告陛下! > 第38章 先帝久郁成疾,留下遗愿,望后世子孙勤勉,报当年血海深仇!

第38章 先帝久郁成疾,留下遗愿,望后世子孙勤勉,报当年血海深仇!(1/2)

    慈宁宫内。

    朱厚照深深震撼着圣旨中的内容。

    可以说,弘治皇帝当年身死,却为后世留足了后手。

    同样也能看出弘治皇帝对太后及自己的疼爱。

    太后看着朱厚照震撼的面庞,语重心长的说道:“这道遗诏是当年你父皇特意留给你的,今日我将此物交到你的手中,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成为大明的一代明君圣主。”

    说至这般,太后眼眶之中流出了滚热的泪水。

    “母后放心,儿臣定会不负父皇重托的!”

    朱厚照紧握着这一道圣旨,这不单单是他对先皇的承诺,同样也是对天下人的承诺。

    太后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道:“照儿,其实母后本不该说的。”

    “但母后相信,你比你的父皇更有雄韬伟略,你小小年纪便能有这番成就,也只有你方可完成你父皇当年的心愿!”

    “父皇的心愿?”

    朱厚照惊咦一声,好奇的望着太后。

    太后微微颔首,将盛放圣旨的木盒子推到了朱厚照的跟前。

    朱厚照定睛望去之际,发现在这木盒子底端有着一张张被沾满血渍的宣纸。

    虽说太后还未开口,但朱厚照心中却是隐隐感觉到这沾染的正是弘治皇帝的鲜血。

    “母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鲜血……?”

    太后擦了擦眼角上的泪水,仿若回忆起了当时之景,声音哽咽的说道:“不错,正是你父皇的!”

    “其实你的父皇是久郁成疾,才会不治而死。”

    “父皇是因何事?”朱厚照急切的询问道。

    太后将沾满血渍的宣纸小心翼翼的取出,交到了朱厚照的手中。

    “你一看便知。”

    朱厚照将宣纸展开,定睛看去。

    每一张沾满血渍的宣纸上,都写满了五个大字。

    土木堡之变!

    朱厚照面色阴沉,心中自然而然想起了明朝历史上那极为屈辱的一段过往。

    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乃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失败战役!

    同样也是对抗外族战役中,最为屈辱的一次。

    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亡过半,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

    死伤朝中官员多达五十余人。

    明英宗被俘,外族大军攻至京师。

    大明被迫重立新皇,以此来稳定朝堂和天下。

    抱着与京师共存亡的决心下,于谦及将士们浴血奋战,拼力杀敌!

    这才堪堪抵挡住瓦剌大军的进攻!

    但明朝之危,却并未解决。

    也先、脱脱不花分兵而攻,明朝在事先伤亡二十余万人的情况下,军民一同抵御外敌。

    最终在调集山东备倭军、各地藩王前来勤王,这才算是击退了外族大军的进攻。

    可也正是因为土木堡之变,让整个大明出现了各处断层。

    军械器备上,损失惨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官吏人员上的大量死伤,让大明出现了文化、经济上的断层,一切陷入停滞不前的阶段。

    以致后来,大明都迟迟未曾在此一战中恢复过来。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弘治皇帝并非不想报当年之仇,而是知道当时的明朝根本不支持他去做这些事情。

    经历了那一次大的变动后,内阁、宦官勾心斗角,朝堂之中各派系林立。

    要知道打一场大战,耗费的不单单只是兵力,同样还有庞大的财力和武器等等。

    弘治皇帝利用帝王权术,稳定朝中局势尚可。

    可要说抽出心神再去报当年的血仇,弘治皇帝实在是有心无力。

    一旦再次出现何等变故,那将是整个大明的灾难!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弘治皇帝才会郁郁而终。

    朱厚照看着这一张张沾满血渍的宣纸,心中深切感受到当时弘治皇帝的悲愤。

    这!是明朝的一次奇耻大辱!

    同样是自土木堡之变后,报仇,成为了每一代皇帝的心愿。

    耻辱,要用敌人的鲜血洗刷!

    朱厚照将浸染鲜血的宣纸小心翼翼的收好,坚定的说道:“这笔血债,朕定会让他们拿鲜血来偿还!”

    “当年的土木堡之变,绝不会重演!”

    “父皇,您的心愿,儿臣会替你实现!”

    太后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释然说道:“照儿,有你这句话,祖宗们泉下有知,也定会保佑你实现的!”

    “照儿,从今以后,母后绝不会再管朝中的任何事情!”

    “从今日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