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734章 君辱臣死

第734章 君辱臣死(2/3)

了一次,岁币从真宗时期的三十万两白银增加到了五十万两白银。

    神宗的儿子想要灭西夏,必须要和他爹付出一样,乃至更多的代价,辽国才会不参与这场大战。

    “陛下,晌午之后还去球场吗?”

    对于踢球这项娱乐活动,赵煦是认真的。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自己自从踢球之后,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大了不少。

    不像以前,一副精神萎靡,手脚酸软的慵懒。自从踢球之后,腰同样也酸,但是恢复起来快的很,不耽误他在后宫造继承人,还能享受鱼水之欢的妙处。

    这是养身的秘笈,赵煦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想起踢球,他就想起了高俅,找个曾经自己蹴鞠的启蒙教练,如今在西北带兵打仗。对高俅的能力赵煦心里很清楚,高俅打仗的能力普通,甚至比李逵举荐的种建中都差了很多。

    想着将高俅留在西北也没太多的用处,要不召回京城算了。

    虽说赵煦对踢球很认真,但时机不对,今日没有了踢球的兴趣。

    撇嘴道“让人散了,朕今日不去了。”

    回到垂拱殿,章惇已经早早的到了,同时李清臣也来了。说起来李清臣是纯正的文臣和苏辙一样,不会带兵打仗,也不会算账谋划财政,诗词歌赋倒是非常擅长。要不是大宋出了个苏轼,李清臣的文章能排到天下第一。

    当然,因为名声不太好,所以后来被人嫌弃了。

    之前的朝堂上,李清臣将文人的无用演绎的淋漓尽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辱臣死!”

    不过赵煦也真的不想要李清臣这么做,李清臣死不死,对于大宋和辽国的这场交锋什么用都没有。甚至,赵煦也有点看清了李清臣的才能,并不适合做枢密使。他对李清臣是有点失望的,但赵煦的心里也是明镜似的,换个人,有可能还不如李清臣。其实说白了,大宋的枢密使没一个是合格的。

    哪怕是当初王韶因为收复河湟之地,回到京城做了枢密使。按理说,王韶有战功,会打仗,也有谋略,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枢密使。可实际上也不然。

    大宋一百多万军队,各种关系复杂,将门之间联姻成一片,外部又有辽国和西夏的威胁,这个枢密使很不好当。

    而枢密使实际上行使的权力就是以前的太尉。

    用文人做太尉的坏处很多,唯独一个好处就是,不可能造反。

    “臣万死,让辽狗惊扰了陛下!”

    “臣有罪,让陛下蒙羞!”

    平时,宰相、枢密使这样的高官和皇帝交谈,都是用‘官家’来称呼皇帝,以显亲近。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或者需要慎重的时候,才会开口称‘陛下’。

    可李清臣心虚了,之前在大庆殿上,面对咄咄逼人的辽国使臣。他表现出了一个文臣该有的气节,不怕死,不要命的劲头很足。当然,要不是安焘拉着他,他也不会演绎的如此释放天性。毕竟李清臣干巴巴的一个瘦弱老头,面对五大三粗的辽使,冲上去的结果很可能送上门被人暴打一顿。

    就算是平日里和他配合的亲密无间,叱诧大宋朝堂的好搭档安焘一起冲上去,也是被暴打的份。

    实力上是硬伤,气势上的强,更像是心虚。

    至于章惇……他今天也就动了动嘴炮,仅此而已。

    可毕竟是聪明绝顶的人,他早就发现了皇帝地心情很糟糕,似乎对他也有些不待见。心头一突之下,李清臣理智了许多,理智之后他的反应就稳当了起来,语气也颇为平缓“陛下,以臣只见,辽人之所以威胁我大宋,是要钱。”

    “章相以为呢?”

    赵煦随即问向了章惇,相比其他人,赵煦更愿意相信章惇。同时,章惇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做事很干脆,同时也附和自己的心意。

    章惇想了想,躬身道“和当年如出一辙。”

    “贪婪之徒,难道我大宋就没有办法了吗?”赵煦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也是崩溃的,真的是没有办法。

    不过面对可能爆发的战争,章惇还是谨慎道“但是官家,大宋也要做好两面开战的应对,要不然,一旦辽人发兵南下,我大宋就算是灭了西夏,也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损失太大。”

    赵煦心中烦闷,就是因为这个。

    辽人的十万大军,就像是悬在大宋头上的一把刀。随时随地都会落下,如果辽国仅仅是贪婪,想要钱……

    大宋多半不会拒绝。

    大宋最不怕的就是充钱就变强的游戏,甚至如果辽国愿意和大宋共同出兵攻击西夏,多出点钱对于大宋来说也可以接受。

    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钱,而是辽人善变的态度。

    谁知道辽国会不会南下,而大宋如果和西夏激战正酣,背后被捅一刀的结果可想而知。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章惇迟疑道“但是物资都已经调动到了西北,不战,也不可能。只是要分兵防备辽国,这才是让我大宋为难的地方。北线的禁军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