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内官的汇报,王越将视线转向刘协,试图从他深邃的眸子中看出些什么情绪,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自从许都血夜事件之后,刘协就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连看着他长大的王越,都有些看不懂刘协了。
刘协淡淡一笑,对王越道“王师,无妨,你的忠诚,朕向来知晓,你不必顾虑。王师可是侍奉过两代先帝的,朕永远会相信王师的忠诚。”
王越是汉灵帝刘宏亲封的帝师,也曾辅佐过少帝刘辩,故而算上刘协,可以说是三朝帝师了。
然而,王越看着刘协脸上淡淡的笑意,听着刘协宽慰他的话语,他反而越来越不安。
“老臣,老臣怎会与那郭贼结亲,那是曹贼的心腹!陛下,臣这就去回绝了郭嘉的提亲!”
王越作势就要回府拒绝郭嘉的提亲,神色中带着一丝焦急。
刘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笑眯眯道“王师,令爱的确应该婚配了。”
“陛下的意思是?”
“听闻董国舅之子董平十分倾慕令爱,这样吧。朕做一件美事,赐他二人一桩姻缘,稍后便有圣旨到王师府中赐亲,王师且去吧。”
王越听闻如遭雷击,他看着刘协脸上的笑意,心中凉到了极点。
董平,毛头小子一个,也就会些武艺,却也只是三流水平,谋略、兵法、政治皆是一窍不通,嫁给他,王景云岂能幸福!
但,皇命不可违!
他又是三代帝师,怎能拒绝天子的赐亲?
“喏。”
王越抱拳领命,浑浑噩噩走出了大殿。
看着王越离去的背影,刘协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转瞬即逝。
王师,勿怪我。
郭奉孝,朕,绝对不会让你好过!
刘协对于郭嘉的恨意,不亚于对于曹操和满宠的恨意。
缘何?
若非郭嘉在官渡前线屡屡挫败袁军,将处于优势的袁军打得损失惨重,刘协又怎会需要在许都闹出事情来帮助袁绍?
若非满宠,若非明镜堂,他当初怎会失败?许都血夜的失败方,就该是曹操了。
而曹操的强大,有一大半功劳,都郭嘉的!
满宠,则是郭嘉破格提拔的!
明镜堂也是郭嘉一手创立的!
郭奉孝,希望你喜欢朕送你的这份礼物。
心爱之人被赐亲给别的男人,不知感想会是如何?
王越纵马奔驰回府,脸色铁青地看着府外的数十辆大车,咬牙切齿。
他自然不是对郭嘉或是荀爽和陈纪有什么怨念,至于心中怨的人,谁知道是谁呢?
王越心中微微一叹,荀爽和陈纪都是天下名士,当世大儒,郭嘉能请得二人以长辈的身份为他提亲,也说明了郭嘉在如今士林之中的名声。
可惜,他是曹操的心腹,而自己是帝党重臣,三朝帝师,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和自己的女儿,不可能有什么好结局。
“子清兄,我等不请自来,还望你不要怪罪啊。”
(王越的表字没有记载,我就自己编了一个。“越”有高亢、激扬之意。结合苏轼的《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我就给王越选了一个子清的表字。)
荀爽和陈纪向着王越施了一礼。
他们是灵帝时期的老臣,和王越也有所来往,还算相熟。
王越板着一张脸,故作不悦状道“尔等来意我已知晓。慈明、元方,此事容我拒绝!此后勿要再谈论此事!”
荀爽和陈纪二人对视一眼,俱是不敢相信王越竟然都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就拒绝了,而且还拒绝得如此彻底,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子清兄,且容我”
陈纪和王越关系稍微好些,想劝劝王越,但刚开口,便有数骑奔来,看衣着,竟是宫中内官。
“陛下有旨,王卿接旨!”
王越、荀爽、陈纪等人皆俯身接旨。
汉朝接旨时,大臣不必下跪行礼,也无需口称万岁。
内官翻身下马,高声朗读圣旨。
“建安四年十月诏书,帝师王越,其女甚贤。国舅、侍中董承有一次,年少有为,青年俊才,朕观二人甚合,令太卜测算二人生辰八字,大吉也,故赐二人姻缘。古者自受聘成婚之期,各有定例。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然二人年岁已长,可速完婚,以全孝道。三日后,可为成婚之期。”
内官念完圣旨,对着王越抱拳祝贺,王越面无表情地接过圣旨,口称谢恩。
而一旁的荀爽和陈纪则有些愤怒。
虽然颍川荀氏和陈氏都投靠了曹操,但这不过是为了家族而做出的选择,他们的内心还是有天子的,只是刘协这件事做的太缺德了!
宁拆十座庙,不会一桩婚啊!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