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237章 巴士拉

第237章 巴士拉(1/2)

    船头上站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子,身穿褐色皮袍,腰系弯刀,正是巴士拉的海关官员伊本。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船队?” 伊本操着一口波斯语,眼神警惕地扫过船队的甲板。

    虽然黑羊王朝是土库曼人建立,伊本本人也是土库曼人,但来自阿塞拜疆的他,却更习惯说波斯语。

    当然,他也能熟练阿拉伯语、奥斯曼语等等。

    陈武早让翻译备好说辞,笑着上前:“我们是来自大明的商队,带着茶叶、瓷器,想在巴士拉做些买卖。”

    说着,他示意伙计打开一个木箱,淡绿色的青瓷碗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瞬间吸引了伊本的目光。

    “大明?秦?”

    “秦国商人?”

    伊本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点。

    在东方,人们称呼西方的罗马帝国为大秦。

    在波斯,人们却称呼中原王朝为秦。

    伊本上前拿起瓷碗,手指摩挲着碗底的花纹,眼中的警惕少了几分

    “哇,这是大明的瓷器!”

    “我只在总督府里见过两件,说是从遥远的东方运来的。你们若真有好货,我可以带你们去见港口的大商人”

    “但关税得按两成算。”

    “两成太高了。”

    陈武不急不缓,又让伙计打开一个茶叶箱,龙井的清香瞬间飘了出去,连快船上手的水手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伊本大人,我们的茶叶在西洋各国都是稀罕物,瓷器更是只有贵族才用得起。若是降一点关税,我们愿意先送您两盒上好的西湖龙井茶叶、两个上好的景德镇青花瓷碗,当作见面礼。”

    “要知道,我国关税也只不过是百分之五罢了。”

    伊本盯着茶叶箱,咽了口唾沫。

    他早听说东方的树叶能泡出清香的水,却从没尝过。犹豫片刻,他点头:“好,本官答应了!但你们得先跟我去登记,我们的国王说了,外来商队都得备案。”

    跟着伊本往港口内走,陈武才算真正看清了巴士拉的模样。

    码头边的泥砖房密密麻麻,屋顶大多铺着棕榈叶,有些富裕人家的房子还带着小小的露台,摆着陶罐种的三角梅。

    街边的市集里,小贩们推着小车叫卖,车上摆着金黄的椰枣、深红色的石榴,还有裹着锡箔的糖果——那是从埃及运来的。

    穿黑色长袍的女子牵着孩子。

    商人们手里提着装满香料的布袋子。

    偶尔有穿皮袍的游牧民骑着骆驼经过,骆驼背上驮着捆好的羊毛,蹄子踩在土路上,扬起细细的尘土。

    “巴士拉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同时也是军事重镇,后来鞑靼人来了,烧了不少房子。”

    伊本边走边说,指着远处一座残破的石塔,“那是以前的了望塔,鞑靼人打过来的时候,守塔的人全死了。”

    “现在,巴士拉归黑羊王朝管,贾汗·沙国王喜欢经商,巴士拉才算又热闹起来,几乎每几天都有从印度、阿拉伯半岛来的船。”

    “不过像你们这样从大明来的,还是头一遭。”

    “据说,上次大明船队前来,已经有几十年了……”

    登记完,伊本把陈武带到了港口最大的商栈。

    商栈老板是个叫萨利姆的波斯商人,留着花白的胡子,穿着绣着金线的丝绸长袍。

    陈武定睛一看,竟然是江南织造的风格。

    萨利姆一见到东方面孔陈武,就热情地握住他的手:“欢迎大明的朋友!我父亲二十年前去过印度,说大明的瓷器比波斯的彩陶还精致,今日总算能亲眼见了!”

    陈武让伙计把货物搬到商栈的院子里,刚打开第一个瓷器箱,萨利姆就惊呼起来:“这青花缠枝莲纹瓶,比我此前见过的还要亮!”

    他拿起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又用手指敲了敲,清脆的声响让周围的商人都围了过来。

    有个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中年商人,是从大马士革来的,名叫阿卜杜拉。

    起初,他并未在意,毕竟,他的家乡,是赫赫有名的大马士革!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这句在阿拉伯人流传的谚语,生动反映了大马士革的繁荣与伟大。

    不过,当他凑上前去,目光却突然凝固了。

    “这瓶子怎么卖?我愿意用十袋胡椒换!”

    “十袋胡椒可不够。”

    萨利姆笑着摇头,“阿卜,你还是这样精明。”

    “在巴格达,这样的瓶子能换二十袋胡椒,要是卖给黑羊王朝的贵族,能换更多!”

    “什么?” 陈武心里一算,这价格比在大明贵了十多倍!

    阿卜杜拉急了,扯着萨利姆的袖子:

    “我是要运去圣城的贵族,二十袋就二十袋!但我得先试试这瓶子结不结实 —— 上次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