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他随着一道隐秘的指引,跟着使者避开散去的人流,来到浮生湖深处,某种小型岛屿的一处僻静的竹林精舍前。
这里应当是孔老的修行洞府所在。
“吱呀!”
精舍门扉轻掩,孔老正负手立于院中,背对着他,望着几竿翠竹,身上那股庆典时的大师气度已然收敛,更添几分平和与深邃。
“晚辈林长珩,拜见孔老。”
林长珩上前一步,恭敬行礼。
孔老缓缓转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林长珩身上:“不必多礼。老夫观你听道时神游物外,推衍不休,可是有所得,亦有所惑?”
林长珩心中一动,知道对方曾关注到了自己,便坦然道:
“前辈明鉴。前辈所讲‘灵性自然’、‘中和圆融’之道,确如醍醐灌顶,让晚辈对丹道,乃至自身修行,都有了新的认识。只是……如何将这理念融入实践,尤其是应用于更高品阶的丹药炼制中,晚辈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孔老微微颔首,似乎对他的坦诚和悟性颇为满意。
“且坐。”
他并未直接解答,而是坐下石桌旁,随手摄来旁边的一套茶具,开始慢条斯理地烹茶,动作行云流水,自然和谐。
林长珩如言对坐。
“炼丹如烹茶。”
孔老一边操作,一边缓缓道,“水温火候,是术;茶叶水质,是材。但一味追求术之精妙、材之珍贵,不过是下乘。”
他将沸水注入茶壶,看着茶叶舒展沉浮:“关键在于‘意’。你需感知茶叶的性情,了解水的温度,把握最佳的融合时机。让茶、水、火、器,乃至这周遭的清风竹影,都和谐共处,方能成就一盏好茶。”
“三阶丹道亦是如此。”
孔老将一杯清香四溢的灵茶推到林长珩面前,“丹方是死的,药材是静的。但每一株药材,因其年份、产地、采摘时辰不同,其‘灵性’皆有细微差异。”
“真正的丹师,不应全然被丹方束缚,而应去‘倾听’药材的诉求,用你的神识,去引导它们,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在融合中激发新生。这便是‘灵性自然’,这便是‘中和圆融’。”
他点指着林长珩:“你之前炼丹,过于注重对火焰的‘控制’,力求分毫不差。这固然是基础,但想踏入二阶上品丹师、乃至三阶丹师之境,需学会‘引导’与‘放手’,与药性共鸣。”
这番话,如同拨云见日,直指林长珩当前困境的核心!
他之前一直卡在二阶中品丹师“一炉三颗精品丹”的瓶颈,正是因为在日益精准的火焰控制之后,找不到更进一步的路径。
“引导……放手……与药性共鸣……”
林长珩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亮,许多淤塞之处豁然贯通!
孔老看着他顿悟的样子,含笑不语,静静品茶。
良久,林长珩才从那种玄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起身对着孔老深深一揖:“晚辈……明白了!多谢孔师指点迷津!”
受人指点、拨云见日,林长珩也将称呼再行替换,称为“孔师”。
这一次的指点,价值远超任何丹方秘籍,为他指明了通往更高丹道境界的方向!
孔老虚扶一下,显然对“孔师”二字颇为满意,哈哈一笑道:“明白便好。路还需你自己走。去吧,好好消化今日所得。”
林长珩再次郑重道谢,这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告辞离去。
“可惜可惜。”
孔老目送林长珩在仙使的陪伴下离去,眼中尽是欣赏,而后端起茶盏,不由叹道:“如果我的丹道不受阻滞,早突破一些年,将此子收入门墙,将来极有可能重振师门昔日辉煌,完成故师遗愿的……”
但如今,林长珩已经半只脚踏入了二阶上品丹道,再收徒也是无用。
他自认为所能帮助对方的,已经不多了。
……
此后的一个月时间。
林长珩都在一处短暂租赁的洞府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全身心地伴着炉火。
潜心炼丹。
不知过了多久,一股愈发纯净浓郁的丹药馨香自炉中浮现,林长珩骤然收束所有心神。
他手掐收丹诀,一道灵光精准打入丹炉。
“嗡——!”
丹炉发出一声清越嗡鸣,炉盖开启,十道流光如同受到牵引般连珠射出,叮叮当当,清脆地落入早已备好的白玉盘中。
林长珩立刻定睛看去,目光瞬间被其中三颗丹药牢牢吸引!
这三颗丹药,与另外七颗截然不同。它们通体晶莹剔透,宛如最上等的琉璃雕琢而成,表面圆润无瑕,隐隐有宝光流转。
赫然是精品丹药!
三颗二阶中品的精品丹药。
“呼——”
林长珩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心神骤然放松,一股喜悦和成就感涌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