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痒难耐。
如今他手握两种可以炼制【法宝胚胎】的辅材。
一种是与张守一交换【精品筑基丹】得来的【镔铁】,有半个婴儿拳头大小。
另一种便是方才得到的一滴【巽风雷液】。
而且主材也已经物色好了。
便是上次在【碧霄门】新开坊市外从劫修手中得来的那婴儿手臂粗细的长条碎木,虽然无名,不知底细,但疑似是超过修仙界七大神木的存在。
林长珩翻手将此木取出,掌中之物已与最初那截毫不起眼的“焦炭”判若云泥!
原本覆盖全身、死寂沉沉的焦黑色泽,已被驱除了大半,如今只剩下约莫三成,依旧如同斑驳的旧痂顽固地附着。
而褪去这层“焦壳”显露出的,占了七成的主体,已然恢复了其玄奥深沉的玄青本色!
这玄青之色,并非单调,细看之下,木质表面天然生有无数细密繁复的纹理。
散发出一种古老、苍茫、不朽的厚重意蕴。
整截木头拿在手中,重量依旧惊人,但触感已从最初的粗糙死寂,变得温润如玉。
这正是林长珩长期以【赤霄玄焰】小心翼翼、持之以恒淬炼的成果!异火之力,如同最精细的刻刀,一点点炼化了沉寂积攒的杂质与“死气”,让其本质逐渐显露。
林长珩有一种预感,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奇木,而且感觉越发强烈。
但翻阅了不少古籍文典,都没有记载。
纵使如此,也终于打定了将此物炼制为法宝胚胎的主意。
按照上次从张守一手中获得的那种法宝胚胎炼制之法,还需要再收集一些关键的基础灵材。
譬如【百年温玉】便于塑形,【五行灵脂】平衡不同属性灵材的冲突等等。
此外还需要一些杂七杂八的灵材,也需要花费时间收集。
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寻找到一门合适的高阶功法,炼制与之配套的法宝,相互促进、互为倚仗才最佳。
……
两日后。
孔老的三阶丹道庆祝大典正式开启。
于浮生湖新辟的“天问岛”上!
此时,岛上空祥云汇聚,仙乐缥缈。巨大的白玉广场之上,早已宾客云集,人头攒动。
来自宋国各地的宗派代表、修仙世家、散修高手,皆汇聚于此,结丹真人的气息亦超过了十道,可谓群英荟萃,盛况空前。
广场中央,一座九丈高的丹炉虚影巍然矗立,炉口氤氲着七彩霞光,象征着丹道昌隆,也彰显气派。
吉时已至,钟鸣九响,声传百里。
在万众瞩目之下,孔老缓步登上了中央高台。
他今日并未穿着丹师袍服,而是一身简约的深紫色道袍,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红润,眼神温润中透着难以言喻的深邃。
他并未多言,只是含笑向四方宾客拱手致意,一股令人心折的大师气度自然流露。
简单的开场后,庆典进入核心环节——讲道!
孔老并未选择当众炼丹那种更具观赏性却也可能泄露自身独门手法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宏大、更能惠及众修的方式——开坛讲道,阐述其晋升三阶丹师过程中的感悟与对丹道本源的理解!
这是此方修仙界的一种俗成规则!
也是验证技艺的一种手段。
他端坐于高台蒲团之上,声音平和舒缓,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天问岛,甚至透过阵法,回荡在浮生湖上空。
“丹者,何为?非徒以火炼药,乃调和阴阳,夺天地造化之机也……”
孔老从最基础的药性相生相克讲起,逐步深入,阐述火候把控的“一念之差,谬以千里”,解析药力融合时“水火既济”的微妙平衡……
他没有讲述任何具体的丹方,而是直指他所领悟的丹道本质,字字珠玑。台下一众修士,无论是否是丹师,皆听得如痴如醉。
林长珩亦是心神震动,沉浸其中。
目光闪烁,受益匪浅。
讲道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当孔老声音落下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众人仍沉浸在道韵余味之中。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雷鸣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轰然爆发,直冲云霄!
“听君一席话,胜修十年功!”
“孔老宗师风范,我等拜服!”
……
林长珩此时却觉得,一些理念可以为自己所用,是可以帮他开启二阶上品丹道的钥匙。
能够借之突破当下境界!
所以,外界的声音,都被直接林长珩屏蔽在外。
脑中开始疯狂的推衍、验证、对照。
但此时此刻,白蘅晚却在一处被缭绕云雾遮挡、可俯瞰全场却又隐秘的高台上,拘谨地站立着。
这处高台上,有十余道身影若隐若现,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