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
许久没有出现在大众面前的皇后娘娘的到来,着实是吓到了到场参加此次祭祀的官员。
不过,为首的一些官员也知道此刻乱不得,在有几位德高望重,不需要参加此次祭祀,只做观礼的大臣迎接皇帝的同时,其他官员依旧有条不紊地按照最开始周通所留下的诸多祭祀礼节进行着祭祀的前置工作。
李世民这些日子可是听说了不少官员对于这一次祭礼的不满。
靡费甚大的同时,对于朝政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
当然,李世民也知道,更多的原因是这一大笔钱根本没有经过他们的手。
不过,一想到这一大笔钱全部是他的内库出的,他多少也有一些不爽地看向站在出来迎接自己的人群之中的户部尚书。
但是,现在,木已成舟。
他,后悔不了了。
硬着头皮,他李世民也要将这一次的祭祀进行下去。
只不过,本来应该来见他的大监正却在李世民左顾右盼之下无影无踪。
无奈之下,这位御朝十三年的圣天子看向了真正领着六部尚书来迎接自己的礼部尚书王珪王叔玠。
“叔玠,此次祭祀进行得怎么样了?”
“大监正何在?”
“你的身子骨还没有好全,那个家伙还好意思让你一个人来主持这场祭祀?”
说话之间,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愠怒。
“咳咳咳~”
咳嗽几声之后,勉力推开魏征诸多同僚的搀扶,礼部尚书王珪行完叉手礼之后,回头将自己的目光落在了周遭偌大的建筑之上。
“陛下,这些时日,微臣是没有见到大监正。”
“但是,说到吃力,老臣并不觉得。”
王珪在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几分兴奋的神色。
修儒家之说的他,没有去求长生。
日益衰老的身子和那依旧清醒的脑子生出了巨大的矛盾。
但是,在这个祭祀的地方,他却发现,日渐混沌的脑子又一次有了几分清明。
“此地为我礼部的圣地。”
“此地的一切,都是老臣所追求的礼。”
“在这里,老臣可以保证,老臣还可以再撑三年之数。”
说话间,王珪的脸上也生出了几分红润之色。
也是在这个时候,人群一片嘈杂。
在场诸多国公乃至重臣可是都听说了这位老礼部尚书的寿数将近,甚至他们都在怀疑主持完这一次的大祭之后,这位老礼部尚书说不定就要西归。
可是,现在,这位最讲究礼数,顺应天命的老人家居然说此地能够为他养寿三载!
对于他们这些已经登临高位的家伙来说,人生最后的三载时光可不简单。
在这三年的时间之中,他们相信这位已经算是人精,性格却又直又硬,比魏征还猛的老头说不定能够将下一任礼部尚书的一切都安排好。
说不定,连带着他自己家族的生前身后事也能够安排个七七八八。
不得了!
不得了!
就在所有人还在感慨此地的造化之神妙的时候,早就想要在这一次祭祀之后将此地纳入他们工部管辖之中的工部尚书屈突通也已经挤了上来。
他见到王珪老儿在这个时候讲这个事情,心里也是咯噔一声。
王珪这些日子在此地转悠,难道他这个工部尚书就不在此地转悠不成!
之前那小小的活计,也算是到了寿数,知天命年纪的他自然不会掺和,交给下面人来施展他们的才华。
顺便跟那位不知何来,不知身负何等传承的大监正打好交道。
但是,在这些日子转悠下来,他同样也感受到了昔日那甚是不爽利的身子也变得舒服了些许。
他,也不得不为自己乃至工部争上一争。
“老王,老夫这些日子的身子骨也是相当不爽利,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养寿的好地方,你还要跟老夫抢!”
“要知道,这里可是老夫手下的员外郎修建的。”
“呵呵,没有我手下那位太史丞,你们如何修建得了!”
混在人群之中,却又与人群格格不入的老者同样走出人群,向着皇帝行了一礼之后,同样看向了眼前这两个老脸都不要的老混蛋。
太史令傅奕领着一个小道士走在了人群之先。
“陛下,此地乃灵气汇聚,地气发生,清气汇聚之地,又有三山五岳之汇聚,行径又仿四渎之流行,去天地节气之灵机,兼顾阴德之妙善,大祭之后非我太史院不可维护。”
“此地当然属我太史院。”
说话之间,这个一身儒装,气息却是道家之清气的太史令傅奕也是脸色冷峻。
这些日子在皇宫之中修行多有受阻。
他也要为自己手底下的道观们寻一个好修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