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深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危机中的契机,他指尖在桌面轻点,目光锐利如鹰:“不,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对方的手段越高明,伪装得越天衣无缝,就越经不起这种级别的官方审视。他们想用‘慈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外衣,我们就把这件外衣放到聚光灯下,让全世界看看里面的真实成色。明玥,我们该如何回复?”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苏明玥身上。
她没有丝毫的慌乱,那双因记忆剥离而显得愈发清澈的眼眸里,只有冰冷的算计与通透的决断。
她几乎没有思考,便给出了答案:“不直接回复。让小唐把我们建模分析出的‘闭环杠杆链’风险路径,匿名打包,用加密渠道发给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位老朋友。同时,以我个人名义,向欧盟金融稳定委员会提交一份关于‘主权财富基金通过多层非营利组织架构进行监管套利’的风险观察报告。我们不点名,只陈述事实和模型。让他们自己去查,自己去问。”
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瞬间将皮球踢了回去,更将自己从被质询的被动位置,拉到了提供专业洞察的主动高地。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行动的同时,程知远那场影响深远的直播访谈,正以病毒式的速度席卷全球财经圈。
当主持人小心翼翼地提及“听钟人现象”以及苏明玥近期展现出的某种“非人”的精准预判能力时,程知远没有回避,反而平静地凝视着镜头,说出了一段后来被奉为经典的话。
“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入口处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这不仅是哲学命题,更是金融世界里最大的风控。”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屏幕安抚人心,“当市场充斥着贪婪与恐惧,算法被情绪污染,数据被噪音淹没时,唯一可靠的参照系,只声下人性本身。你们看到的所谓‘听钟人’,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一种极致的清醒。当一个人,愿意用自己最宝贵的记忆、最深刻的情感去置换一个不被干扰的观察视角,去换取触及风暴核心的真相时,她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输赢。她本身,就成为了市场最后的风控阀门。”
视频的弹幕瞬间爆炸,无数金融从业者和普通民众被这段话深深触动。
“用记忆换取真相”,这个充满悲剧英雄色彩的定义,精准地击中了人们对苏明玥复杂情感的靶心。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复仇者或天才交易员,而被赋予了一层殉道者的光环。
舆论的潮水悄然转向。
而此刻,被推上神坛的苏明玥,正独自坐在父亲苏文正尘封已久的老办公室里。
空气中还残留着旧纸张和时光的味道。
她没有开灯,任由月光洒在书桌上,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那是父亲当年写给监管层的一封建议信手稿,字迹刚劲有力,一如其人。
她已经想不起父亲的容貌,甚至连他声音的音色都变得模糊。
记忆像被蛀空的木头,轻轻一碰就碎成粉末。
但当她的目光落在信稿的最后一行字上时,一股熟悉而强大的暖流瞬间贯穿了全身。
“真正的市场,不该让普通人沦为冰冷模型里的统计误差。”
苏明玥忽然笑了,那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释然。
她忘了父亲的脸,但她记得这句话。
这就够了。
这颗种子,早已在她心底生根发芽,长成了如今支撑她走下去的参天大树。
她是谁,她爱过谁,或许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她要做什么,她要守护什么。
深夜,精疲力竭的苏明玥陷入了短暂而不安的浅眠。
监控室内,小唐和几名核心技术员正紧张地盯着屏幕上的脑电波和生理数据流。
突然,连接着她右手肌电传感器的虚拟键盘上,无意识地敲出了一行诡异的公式。
“ΔP = λ(T) × √(ε·ρ)”
小唐的瞳孔猛地缩缩,他几乎是扑到了数据比对系统前。
几秒钟后,系统给出了惊人的结果。
这行公式的核心变量结构,与当年“磐石资本”用于精确做空新兴市场的核心模型“衰变函数”几乎完全一致!
那是贺砚舟赖以成名的杀器,无数企业和家庭的财富在其精准打击下灰飞烟灭。
但……又不完全一样。
小唐震惊地发现,苏明玥无意识写下的公式,在关键的系数λ(T)部分,增加了一个逆向约束,并将整个函数的应用场景从“价格崩溃点预测”改写为了“系统韧性预警”。
她竟在潜意识里,将敌人的屠刀,锻造成了守护自己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