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时,仅仅三小时,磐石资本那个本该彻底蒸发的SPV账户,竟如神话中的不死鸟般浴火重生。
资金的来源,是三家名不见经传的“社会创新基金”,它们的账目干净得像初雪,每一笔善款都清晰可溯,却在此刻,像三条毒蛇,悄无声息地将毒液注入了磐石资本的枯竭血管。
更深层的恶意,隐藏在媒体的推送时间线上。
五家主流媒体,几乎在资金重组完成的同一分钟,投放了精心制作的专题报道。
标题惊人地一致,剑指“透明交易倡议”如何扼杀了公益项目的生命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对监管“一刀切”的“担忧”。
逻辑的闭环形成了。
先用巨额亏损制造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再用伪装成善意的资金为其续命,最后,用舆论将这盆脏水,不偏不倚地泼向改革的源头。
苏明玥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像是死神的钟摆。
她唇角勾起一抹淬着寒冰的冷笑,低声自语:“他们不是在输钱,是在买引爆整个市场的……舆论炸药。”
就在这时,许昭宁的加密通讯请求弹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仿佛穿透了层层电磁迷雾。
“明玥,贺砚舟的团队有新动作。我们截获了他们正在运行的一个模拟程序,代号‘预期坍缩’。”
苏明玥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名字本身就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他们的模型,核心变量不是我们常见的成交量、波动率或者宏观数据,”许昭宁的声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而是‘公众对监管的信任衰减率’。他们在用最高级别的算力,推演一场针对人心的金融政变。一旦他们找到那个临界点,证明‘情绪披露机制’将大概率引发不可控的大规模资本外逃,他们就会把这份完美的‘风险报告’,直接呈递到最高监管层的办公桌上。”
苏明玥闭上了眼睛,办公室的灯光仿佛被抽离,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她没有去看屏幕上那些疯狂跳动的数据,而是在脑海中构建另一幅图景。
在那里,没有K线,没有涨跌,只有一组微弱而坚韧的低频震荡波。
那不是资金的流动,而是制度建立、执行、被信任、被质疑、再到被扞卫的呼吸节奏。
“他们在攻击信心本身。”许昭宁的警告在耳边回响,振聋发聩,“一旦试点被叫停,所有前期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改革,会瞬间倒退回原点。”
市场的正面战场之外,舆论的绞杀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池珒主持的王牌财经节目《资本夜话》,毫无征兆地改版,推出了名为“监管之困”的系列访谈。
节目请来的嘉宾,无一不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官员,他们对着镜头,用最委婉的措辞,表达着对“明玥条款”可能过度干预市场的“深切忧虑”。
言语间,他们将市场的自由意志捧上了神坛,将苏明玥的改革描绘成一个鲁莽的闯入者。
苏明玥没有被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辞所迷惑,她的注意力,被一个反复出现的画面细节牢牢抓住。
每一位嘉宾在发表关键性质疑言论之前,导播都会心有灵犀地切入一段空镜:薄雾笼罩的江面上,一盏航标灯,忽明,忽暗。
“小舟,把最近三期《资本夜话》的空镜片段调出来,回放帧率调到最低。”她对着空气下令。
全息屏幕上,灯光的闪烁被无限放慢。
那看似毫无规律的明暗交替,在苏明玥的眼中,逐渐显现出一种诡异的节奏。
她将这组频率输入系统,与磐石资本旗下所有关联基金的交易数据进行比对。
三秒后,系统发出一声轻鸣。
其中一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基金,其高频交易算法的“心跳”——下单与撤单的间隔频率,与航标灯的闪烁频率,完全一致。
那不是航标灯,那是冲锋号。
是贺砚舟在向他遍布市场的盟友们,发布无声的指令,校准攻击的节拍。
这不仅仅是舆论战,这是一种精密的、深入骨髓的心理战。
他们在用视觉信号,为整个做空联盟,注入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强大心理暗示。
苏明玥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既然敌人选择在人心的战场上开火,那她就奉陪到底。
“文姐,”她拨通了内线,“帮我组织一场活动,就叫‘记忆市集’。”
“市集?”文姐有些疑惑。
“对。邀请所有在过去金融欺诈案中,受到伤害的受害者家属,来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煽情,只呈现真实。”苏明玥的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同步开启‘凤凰计划’下属的公益项目实时打款通道。每一位讲述者分享完他们的经历,大屏幕上,就立刻显